一般來說,胸悶心悸失眠可能是焦慮、抑郁導致的。
出現胸悶、心悸、失眠等癥狀時,要注意心電圖的變化。胸悶、心悸、失眠是焦慮、抑郁的軀體化表現,心電圖正常。如果胸悶、心悸、失眠等癥狀長期存在,可以使用一種能夠判斷焦慮程度的量表,并使用抗焦慮和憂郁癥的藥物。當心情舒暢時,身體上的不適如胸悶、心悸等都會減輕。
胸悶心悸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若患者存在冠心病病史,則胸悶心悸癥狀可能是因冠心病導致。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針對冠心病進行治療,同時配合藥物調理來改善這類不適癥狀·。
患者出現心悸胸悶主要是因心肌缺血導致,心肌缺血可能會在活動或勞累后發生胸悶感,此時可應用通心絡膠囊對此癥狀進行改善。通心絡膠囊可以通過保護微小血管,達到改善心腦缺血的顯著療效。與傳統治療藥物相比,其神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具有療效快、安全性高的特點。
心肌缺血患者平時應低鹽低脂飲食,避免短時間的劇烈運動,保持情緒穩定,也可幫助改善癥狀。
心悸頭暈胸悶可能是心臟疾病造成心臟的供血不足,可以出現心悸,心前區的難受,繼之出現頭暈,又造成了腦供血不足。要查心電圖、心臟彩超或者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的監測,了解有沒有陣發性的房顫以及陣發性的室性或室上性的心動過速等,可以誘發頭暈這種心源性的疾病。
胸悶、心慌、心悸、焦慮可能是心肌缺血、心臟神經官能癥等原因引起的。
1.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可由于心肌氧的需求增加超過病變冠狀動脈供血能力引起,或由于冠狀動脈供血減少造成,或兩者同時存在。發病時,患者可能會出現胸悶、心慌、心悸、焦慮的癥狀。
2.心臟神經官能癥: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表現。其癥狀多種多樣,常見有心悸、胸悶、心慌、心悸、焦慮、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
心悸、胸悶、氣短考慮可能是由于存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者冠心病心絞痛、心力衰竭等原因所導致,也不排除有可能存在肺部占位、肺部感染所導致的,可以做肺CT、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的初步篩查,必要時還可以再檢查甲狀腺功能、血清離子、血常規。
如果一個人心慌、胸悶、氣短還有失眠,要考慮有沒有焦慮狀態,或者是焦慮障礙。
因為失眠和焦慮往往容易共病,心慌、胸悶、氣短,可能是交感神經亢奮的表現,有些人還會有身上忽冷忽熱、出汗、手抖、肌肉緊張的表現。焦慮最根本的表現是心理的情緒緊張,是說不清緣由的擔心、害怕、提心吊膽,莫名其妙的緊張,有些人總覺得有什么事要發生,但又不知道有什么事要發生,老是處于惶恐不安的狀態。這種情況往往合并失眠,失眠和心慌、胸悶、氣短一樣,這是焦慮癥的表現,這種情況應該抗焦慮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