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頸總動脈中有斑塊,這是因為頸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出現這種情況時,要進行頸部血管彩超檢查,了解頸總動脈斑塊的大小,看看血管有沒有狹窄。
頸動脈血管的狹窄導致了腦供血不足,可以選擇頸動脈斑塊剝脫或植入支架。斑塊不是特別嚴重,患者可以服用降血脂、穩定斑塊的藥物,如瑞舒伐他汀鈣片進行治療,改善頸總動脈斑塊的癥狀。
雙側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如果血管狹窄超過了75%,可以考慮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術后需要口服抗小板藥物。彩超發現有雙側頸動脈斑塊形成,依據彩超檢查的結果,如果超聲報告提示低回聲斑塊考慮斑塊不穩定,可以口服穩定斑塊的藥物,但是用于頸動脈斑塊形成主要目的是穩定斑塊。即使血脂正常仍然要口服此類藥物,以免斑塊脫落造成腦梗死的狀況。
通常來說,動脈硬化斑塊在治療上首先應采用保守治療,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他汀藥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緩解血管炎癥反應等,從而使斑塊趨于穩定、抑制動脈硬化斑塊繼續發展,還應告知患者戒煙、戒酒、適當活動、低鹽低脂飲食、良好生活習慣等,若動脈硬化斑塊導致患者供血不足,則需手術消除。患者需根據自身具體病情以及醫生的治療方案來綜合選擇治療方式。
頸動脈斑塊是一種常見的斑塊,也是一種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治療方式如下:
第1條:戒煙、戒酒、降低血壓、降低損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
第2條:通過口服降脂劑,降低血脂,同時增加阿托伐他汀的用量。
第3條:如果頸動脈斑塊大,有壓迫感,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常用的藥物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每天晚上1粒。
第4條:頸動脈斑塊如有壓迫頸動脈,則應行介入手術。
頸動脈斑塊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活血通絡的藥物控制病情,病人可以選擇服用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理。另外在飲食上可以多吃降血脂的食物,比如有蘑菇,豆類食品等,還有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