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念珠菌感染,陰道是禁止塞藥的,只能用5%的碳酸類藥洗外陰,改變局部的酸堿度,抑制念珠菌的生長,這樣達到治療目的,并且緩解臨床癥狀。而且在患病期間,不要吃酸辣刺激性的食物,而且勤換內褲,把內褲用開水燙完之后,太陽底下暴曬。如果是在懷孕12周之后,念珠菌感染可以陰道塞藥,然后把屁股墊高,一小時左右,藥物溶化之后就會流入到陰道穹窿部位達到治療的目的。
孕婦念珠菌感染的治療方法如下:
孕婦感染念珠菌是不建議自行用藥進行治療的,尤其是私密部位的用藥需要謹慎,如果用藥不當,導致子宮收縮,是會出現早產或流產的情況的。如果陰道有瘙癢的癥狀,且癥狀較輕,可以先用小蘇打清洗外陰來緩解癥狀,不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如果癥狀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局部用藥,用于部分皮膚和粘膜念珠菌病,全身用藥用于局部用藥無效的皮膚粘膜念珠菌病,以及部分粘膜系統性念珠菌病的治療。藥物選擇,由于耐藥菌株的不斷增加,應根據真菌的藥物敏感實驗來選擇藥物,在經驗性治療中對于皮膚粘膜念珠菌病,通常使用吡咯類藥物,相對安全有效;而對于侵襲性念珠菌病,兩性霉素B和吡咯類藥物均可采用,但如果是重癥感染或重要部位非白念珠菌感染,則兩性霉素B優先考慮,待藥敏結果出來后再做調整。
念珠菌感染治療原則是消除誘因,同時用抗真菌的藥物治療。首先消除誘因,比如停用廣譜抗生素,積極治療糖尿病,不要穿過緊的褲子,注意性生活衛生,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盆或者毛巾,用開水燙洗。其次藥物治療,有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
如口腔、外陰、陰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的治療:輕者以局部治療為主,重者考慮全身治療。口腔感染治療通常使沖洗及含漱的基礎上給予外用藥,療程一般為7~10日。念珠菌感染無性別差別,可累及任何年齡組,包括未出生的胎兒,感染可侵犯人體幾乎所有的組織和器官。累及多個系統或臟器成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