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的要給予抗生素,同時要緩解腹痛、腹脹、嘔吐的并發癥狀,防止感染加重造成敗血癥。也可能是脾胃虛弱引起的,建議找一位資深中醫用中藥調理一下。脾胃虛弱這種病在日常飲食上得需要注意調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生冷堅硬寒涼性食物,要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餐后要適量運動,保持心情愉快。
補脾經,脾經的位置在小兒拇指螺紋面,手法是將患兒拇指屈曲,拇指橈側邊緣由遠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脾經。清大腸,位置在食指橈側緣,自指尖至指跟成一直線,手法是將小兒食指固定于術者左手虎口內,以右手拇指外側緣推之。揉中脘,位置在中脘穴,在劍突與肚臍的中點。
兒童腹瀉應該做糞便常規檢查、血清學檢、免疫球蛋白測定等檢查。
需進行糞便的細菌培養及病毒的檢測。診斷是否存在腸道感染。可通過X光線,檢查腸粘膜是否有損傷,病變的部位,腸壁是否有增厚;診斷腸息肉、腸腫瘤等疾病,可幫助判斷外科手術的范圍和手術方式。對腸道中的細菌進行檢測,以了解疾病的種類,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有很大的幫助。能在輪狀病毒感染的診斷中起到一定作用。在鑒定細菌的類型、尤其是鑒定痢疾桿菌、大腸埃希氏菌等有一定幫助。另外,細菌的培養也可幫助我們了解腸道感染的病原體是否會對藥產生過敏反應最后,可測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IgG、補體C3、C4含量,從而全面了解兒童腹瀉病因,以便對癥用藥。
兒童秋季腹瀉的處理方法如下:
1、對因處理:秋季腹瀉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所以對因治療并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需要給孩子使用抗病毒藥或者抗生素,這些藥物對縮短孩子的病情沒有任何幫助,只需要等待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就可以了,大部分孩子秋季腹瀉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一般在1-2周左右;
2、對癥治療:秋季腹瀉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瀉次數多,量大,每次大便的水分多,秋季腹瀉的孩子容易出現脫水的癥狀,可以給孩子服用蒙脫石散、益生菌、鋅制劑等,幫助孩子調整大便性狀,減少腹瀉和水分的丟失。另外還要保證孩子的攝入量,避免脫水。如果孩子已經出現脫水的癥狀,比如精神反應差、少尿、無尿、哭時沒有眼淚、前突凹陷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靜脈補液治療。脫水對孩子的影響要比腹瀉嚴重,因此應積極預防脫水,出現脫水時應及時治療。
兒童腹瀉期間應該宜清淡、少量多餐,比如稀飯、、面條等,牛肉、雞肉、魚類等也可以適量吃,能夠補充營養;還可以適當新鮮的水果、蔬菜,比如蘋果、梨、菠菜、白菜等,為兒童提供能量。
需注意,兒童應該避免吃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負擔;雞蛋、牛排、羊排、螃蟹、蝦、堅果等食物也不宜吃,以免腹瀉加重或食物過敏。
五個月的寶寶發燒38.5度,這種情況下首先應觀察孩子的一般狀態,如果孩子一般狀態良好,能夠正常的吃奶,喝水,沒有明顯的寒戰和嗜睡,可以先選擇進行物理降溫,讓孩子多喝溫熱的水,同時貼退熱貼,重點貼在額頭,頸部兩次,同時可以用溫水擦拭孩子的身體,重點擦拭額頭,頸部兩側,腋下,大腿根,肘窩這些大動脈走行的地方,擦拭的時候可以反復多次擦拭,此外,還可以用溫水給孩子泡澡。其次,如果采取物理降溫措施無效,體溫仍然持續上升,在38.5度以上,可以給孩子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類的退燒藥。如果孩子體溫24小時仍然沒有退,就需要及時領孩子到醫院查血常規,明確導致發熱的原因,從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