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肌張力高,容易引起肌肉發育不均勻。寶寶會出現經常緊握拳頭,食指內扣,而且不容易掰開。換尿布時候,用力給寶寶把雙腿分開,不能大于90度,有抵抗力。寶寶平躺給寶寶做被動體操時候有抵抗力。而且寶寶會表現出容易哭鬧,不容易入睡等癥狀。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肌張力高的表現,主要是指屈肌肌群的肌肉緊張度高,即雙手握拳,向身軀靠攏,雙下肢上翹,整個頭部向前,整個身體彎曲向內抱團。具體分析如下:
若作身體檢查,可發現其肌肉緊張程度適當增加,主要是由于嬰兒的活動中心對伸展肌群的不健全所致。如果在睡覺時可以適當的休息,或者在睡眠中有活動,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如果3個月以后還不能翻身抬頭,那就是一種病理性的表現,要特別考慮到大腦的病變。
新生兒肌張力高的肢體表現有可能會出現四肢抽動抖動,雙上肢過度屈曲,雙下肢過度伸直,四肢活動靈活性比較差等表現。如果肌張力增高,有腦損傷的情況,一般會伴有一些其他的癥狀,例如明顯的睡覺不踏實,容易驚醒,易激惹,哭鬧等。
肌張力高,身體或四肢較硬,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發育,肌張力就會下降,恢復正常。仰臥,一手將患兒的頭部托起另一手用手指在肌肉攣縮處作按摩每次10~15分鐘然后提拿患側胸鎖乳突肌10~20下。
肌張力高往往預示著寶寶的腦部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害,可能是神經受損了,滿一個月的寶寶就會出現癥狀。肌張力高可以表現為手經常是個握拳狀,拇指是內扣的,按摩他的手背的時候,很難將他的小手展開。其次在拉寶寶四指的時候,感覺抵抗力特別強,很難拉開或者活動。
新生兒肌張力高普遍。
在新生兒時期,屈肌力量會增加,在俯臥時四肢彎曲到腹部,處于臀高頭低位,仰臥時四肢屈曲、頭偏向一側,有時肢體動作不對稱、角弓反張、哭鬧等,如果不是智力水平發育滯后、神經發育異常、運動姿勢異常,一般出現肌張力增高是正常新生兒發育的正常現象。新生兒在分娩前后出現過低氧血癥、肌肉張力升高、懷疑胎兒是否存在呼吸困難等情況,要及時就醫,并進行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