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寶寶得了手足口病不吃奶可以通過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處理,具體內容如下:
1.日常護理:如果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口腔內可能會有皰疹,由此可能會出現不吃奶的情況。家長應注意給寶寶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給寶寶喂一些流食,以減輕寶寶吃東西時的不適感。
2.藥物治療:如果寶寶的病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出現抗拒吃奶的情況。此時,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引起其他并發癥。
小孩子手足口病好了之后不喝奶,主要還是提示疾病之后消化功能還沒有恢復引起的改變的。這與飲食不當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患兒患有手足口病容易產生口腔潰瘍,口腔疼痛,可以出現不吃奶拒奶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是一種主要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腸道病毒和柯薩奇病毒。5歲以內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細小的皰疹或小潰瘍,一般在一星期內就會痊愈,個別還會導致心肌炎、肺水腫、腦膜腦炎等。有的兒童重癥,發展迅速,最后造成生命危險。現在還沒有針對病癥的有效的藥物。如果瘙癢,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用干止癢來緩解不適癥狀,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利巴韋林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手足口病,首先要接受隔離治療,同時還要把使用過的餐具衛生用品進行消毒處理。在治療期間,加強營養支持,盡量多選擇一些清淡,有營養,有熱量的食物同時創造溫暖,舒適的環境,有利于病情的盡快恢復,除此以外,還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小兒患有肺炎的手足口病須入院。
首先要確定引起肺炎的原因,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就必須進行藥物的抗菌處理。二次細菌感染也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可以通過口服止咳化痰等藥物進行調理,還可以進行噴霧。還有就是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要注意觀察體溫、精神等方面的變化,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不好,進食減少,要提高警惕,避免發生嚴重的疾病。
孕婦感染手足口病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孕婦有手足口病,需采取相應隔離措施,由于手足口病發病過程中存在傳染性。因此,對于孕婦來說,首先應該做好自身防護,避免感染。此外還要進行對癥治療,事實上,成年人患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情況較輕微,僅可出現部分皮疹、皰疹,伴輕度發熱,均為自限性發病,一般約1周可痊愈。如果出現了重癥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從治療上看,實際上以對癥為主,出現明顯發熱,可作物理降溫或某些藥物退熱的綜合治療,治愈后無后遺癥,亦不影響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