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發燒建議根據具體癥狀選擇飲用紅糖姜水湯、蘿卜湯、銀耳百合湯湯等,有驅寒、潤肺以及改善小孩咳嗽、發燒、流涕的作用。
小孩感冒初期,出現發熱、畏寒狀態,可適當飲用紅糖姜水,幫助患兒驅寒,改善早期風寒感冒的癥狀;若小孩感冒出現咳痰、咳嗽、發熱等癥狀,可用白蘿卜煮水給其服用,可起到潤肺作用,還可幫助其排便,對便秘有所幫助;銀耳百合湯具有潤肺、清咳的功效,可以改善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癥狀,還可補充小孩所需營養,促進疾病恢復。
食療僅能起到緩解作用,小孩感冒時要根據具體病情對癥使用藥物。
小兒著涼發燒通常有輕微發熱、不喜歡運動、呼吸聲不正常等癥狀。
在兒童出現感冒發熱的情況時,通常表現為輕微的發熱,有的孩子還會出現咳嗽的癥狀。兒童通常會不喜歡運動,一旦被人摸到,還可能會變得不安,會哭。此外,兒童可能有不正常的呼吸聲響,在睡夢中可能很難叫醒。如果兒童的體溫為37.4-38.5攝氏度,可以進行物理降溫,暫時不用服用。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最好是帶孩子到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小兒37.5算發燒。
發燒是由于人體受熱源或其他原因導致人體溫度調節中心發生異常而導致的體溫上升,超過了正常值。小兒的基本體溫是36.9~37.5℃。體溫超過37.5℃屬于發熱。寶寶的體溫很容易波動,感染、環境、運動等都會影響到寶寶的體溫。孩子的體溫37.5℃,沒有其它的臨床表現,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無需吃藥。
孩子37.9是低熱,是指發燒。
可以在口腔,腋下,肛門等部位進行測量,這三個部位的溫度都會有細微的差別。具體要看具體的位置,比如說,正常情況下,如果超出了37.7℃屬于發燒,那么另外兩個地方的體溫要低于肛門。需要積極的控制溫度,可以給小兒多喝溫水,幫助降低體溫。也可以選擇一些退熱的藥物進行治療。嚴重時要及時就診。
小兒37.6通常算發燒。
寶寶的基礎體溫一般在36.9℃-37.5℃之間,體溫37.6℃屬于低熱。給寶寶多喝熱水,頭部冷敷,溫水擦洗身體,體溫超過38度要吃退燒藥,90%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給小兒服用抗病毒藥物和感冒藥。家長及時按照醫囑給小兒吃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懸液、布洛芬混懸液等退燒藥進行治療,通常能有效地控制體溫,緩解小兒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