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屬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大多數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來進行恢復,只有極少部分需要手術治療,通常會反復發作。
如果治療效果差的患兒,要采用手術治療。是否手術應要根據病情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而定,大部分中耳炎保守治療就可以,如果保守治療的效果不好,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另外可以做聽力測試,估評聽力水平。
小兒中耳炎的治療采用全身治療,早期應用足量非耳毒性敏感抗生素。直至感染完全控制,炎癥徹底消退后仍需繼續給藥,鼓膜切開術,小兒鼓膜較厚,不易穿孔,必要時可考慮進行鼓膜切開術以通暢引流,縮短病程,防止并發癥。
中藥對于中耳炎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中耳炎是中耳耳道內的炎癥,主要是由于細菌病原感染中耳耳道,引起炎癥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情況。對于中耳炎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并針對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療。若處理不及時容易加重病情并引起嚴重后果,如聽力喪失等。中藥在中耳炎的治療上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主要是用于清熱降火等功效,能夠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但僅為輔助作用,若想通過中藥進行治療,是不可取的。平時注意休息,避免辛辣及上火的食物。
小兒中耳炎可以吃強的松,但不宜長期服用。
強的松是一種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的激素,能夠有效的緩解內耳組織器官的水腫和炎癥,主要用于治療細菌感染導致的內耳紅腫、疼痛、耳膜病變等。強的松是一種能夠迅速消炎的藥物。因此,小兒中耳炎可以吃強的松。但是要注意,強的松的副作用比較大,最好不要長時間服用,最好不要超過7天。但是也不能突然停止服用,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的減少用量。
小兒中耳炎治療滴鼻子管用。
分泌性中耳炎與耳鼻喉的解剖學有關,耳鼻間有一根管子相連,稱為咽鼓管。如果咽鼓管功能有問題,比如受到壓迫,比如炎癥、水腫等,就會導致咽鼓管不通暢,造成中耳負壓,中耳會有分泌物,會積水,從而引發分泌性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在此期間可以進行中耳炎的輔助治療,比如清洗鼻腔,滴鼻液。
一般情況下,小兒中耳炎可以吃阿奇霉素。
兒童的中耳炎可以選擇頭孢三代、頭孢三代等,可以服用一些口服的全科藥物,比如頭孢克肟顆粒等。兒童對頭孢類藥物有敏感反應時,可用阿奇霉素大環內酯替代。出現了化膿,可以通過膿汁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性實驗來進行,根據藥敏實驗來確定用藥是否有效,通常使用抗生素要在病情完全緩解后5日內停止使用,避免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