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四個月內不需要添加輔食或額外飲水,因為母乳80%含有水分,而且可以滿足嬰兒生長需要。
如果嬰兒混合喂養、配方奶粉等,一定要天天飲水,或嬰兒高燒不退、尿量變少,都需適時補水。寶寶如出汗太多,腹瀉,嘔吐等,這件事要喂一點點白開水。
建議母親養成正確、健康、科學的喂養方式,避免嬰兒喂養錯誤,導致嬰兒發育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嬰兒母乳喂養缺鈣應該日常調理、藥物治療。
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缺鈣,母親應該多進食含鈣高的食物,比如蝦、雞蛋、牛奶等,嬰兒可以通過哺乳來獲取。如果是四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適當的添加含鈣高的輔食,比如蛋黃粥、小米燕麥粥等;缺鈣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給寶寶服用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龍牡壯骨顆粒等藥物。
6個月以下嬰兒,若純母乳喂養,只要母乳充足,可以不添加水分,6個月以上,適當添加水分及水果汁,蔬菜汁等,按每天每kg體重50ml。若是人工喂養兒,奶量按每天每kg體重100ml,水分每kg體重每天50ml,水+奶量共計150ml/kg/天,可以分6-7次喂養。若出現發燒,出汗多等丟失過多情況,可以增加水份的攝入。
嬰兒母乳喂養與奶粉喂養差別不大。母乳是孩子理想的食品,吃母乳的孩子抵抗力可能要比喂奶粉的孩子抵抗力要好一些。無論從免疫物質,還是從容易消化吸收來看,母乳喂養的孩子體質會好些。
一般來說,新生兒母乳喂養是否需要喝水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具體如下:
通常六個月以內,且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一般無需額外給水。但如果母乳質量不佳,則需要適當補充水分。一般在6個月以后,新生兒會開始添加輔食,母乳比例降低,應適量給孩子補充水分。
產婦在哺乳期間的飲食應以清淡并且容易消化為主,同時新生兒的喂養也應適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母乳喂養的寶寶不要喝水。母乳喂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除了生病、大量出汗,不需要再額外補充水分。奶粉喂養的寶寶,需要在兩餐之間用勺子少喂些水。在這一階段,可以根據寶寶排便情況來判斷加水的量。若大便干燥,小便赤黃則表示身體缺水;反之則表示喂水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