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脂肪肝影響血液指標,但由于病情的輕重程度,其影響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脂肪肝患者的血液指標可能會受到影響。輕度脂肪肝,肝功能檢查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異常,可以通過控制膽固醇、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攝入、多參加戶外運動、減肥等方式進行治療。中度或重度脂肪肝,抽血檢查肝功能可能會出現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或膽紅素升高,可以口服護肝片、復方甘草酸苷等藥物,加強體育鍛煉。
脂肪肝的檢查主要是對肝功能的檢查,肝功能有5項檢查,主要是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如果在檢查過程中這5項的數值超過正常值,則代表了肝臟受到損傷,脂肪化到10%以上,則是脂肪肝。
如果出現了脂肪性肝炎,病人可以出現轉氨酶升高,比如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出現升高,甚至出現膽固醇的升高,檢查血脂往往伴有高脂血癥。在彩超上可以發現肝臟有大量的脂肪浸潤,往往伴有肝臟增大,這是單純性的脂肪肝。
一般情況下,有脂肪肝血檢指標是否正常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患者患有普通的脂肪肝,其血檢指標通常是正常的,一般不會提示異常情況。但是,如果患者并發了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可能會受到損傷,此時,患者的血檢指標可能會有異常提示,其中肝功能可能表明轉氨酶異常升高。并且,如果脂肪肝患者還有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癥等疾病,的患者,血檢指標中血糖、血脂等檢測結果均會提示異常。
脂肪肝的標準指一般為240kpa。
脂肪肝的診斷,包括肝瞬間彈性測定,肝脂肪衰減指數低于240kpa,為輕微脂肪肝,280-320為中等,320kpa為嚴重的脂肪肝。肝硬化、肝纖維化、肝硬化等疾病都要做肝硬度檢查,一般在2.8-7.0kPa之間,7.0-9.5kPa屬于肝纖維化,9.5-12.5kPa屬于肝硬化。CT的CT值和脾臟CT的CT值比較,若CT與脾臟的比例為0.7-1.0,屬于輕度的脂肪肝,0.5-0.7-0.7屬于中等程度的脂肪肝,低于0.5屬于嚴重的脂肪肝。
大生化看指標血脂,約半數脂肪肝存在血脂代謝異常;肝臟超聲、CT、MRI均可輔助診斷脂肪肝。部分會可能難以診斷,需肝活檢才能診斷。不過脂肪肝的診斷還是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等指標綜合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