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部位腫脹影響骨折愈合,不利于身體的恢復。
骨折位置的腫大對骨折的恢復有一定的負面作用,第一是淤積不能排出,那么新的血液就無法流動,那么骨頭就無法愈合,所以要用活血化淤的藥來清除淤積的淤血。第二是由于局部的水腫,造成了骨折處的壓迫,使血液流通不良,斷裂所需的蛋白質、鈣劑無法及時的運送,從而影響到了骨折的恢復。
骨折愈合后軟組織腫脹,可以通過熱敷、鍛煉、抬起患肢等方式進行治療。
治療骨折后的軟組織腫脹主要是用熱水浸泡30分鐘,每天浸泡2-4次,有利于加快軟組織的血液流通,幫助紅腫消失。第二,加強骨折周圍的肌群的力量鍛煉,可以促進血液的流動,促進局部的軟組織的腫脹。第三、晚上睡覺時將骨折部位抬起,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和血液循環,這樣就能徹底消除水腫。
通常情況下,骨折愈合后軟組織腫脹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可以使用中藥進行治療。
中醫認為骨折后期的腫脹是濕邪與淤血合并導致的,這種腫脹消得比較慢,需要采用活血化瘀加利濕健脾的藥物進行治療,常采用乳香、三七、紅花、陳皮、澤蘭、澤瀉等中藥進行治療。注意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以免風寒濕邪入侵,導致身體虛弱,增加感染的風險。
骨折打石膏腫脹是否有影響,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
骨折之后,由于骨折斷端軟組織損傷,通常會導致局部腫脹,此時使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有可能加重腫脹癥狀。如果只是單純的腫脹,一般是正常的,不會對患者的身體產生太大影響,但是,由石膏固定的時候會限制肢體腫脹向外的擴張,從而增加肌肉和間室之內的壓力。此時如果不嚴密觀察,不及時處理,甚至有可能導致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產生,進而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
骨折后腳腫可能是軟組織再次發生損傷,沒有堅持進行下肢活動,靜脈回流不暢,血栓等原因引起的,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建議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可以對局部進行熱敷,緩解腫脹的情況,平躺時把腳抬高,促進血液循環加強營養,飲食宜清淡為主,適當進行康復訓練,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造成患處發炎,保持積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