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肩關節脫位后復位還需要采用康復訓練、熱敷、按摩進行治療。
如果出現了左肩關節脫位,可以通過麻醉下的手法進行復位。若無法進行手法復位,則必須進行切開復位。在進行了復位之后,可以選擇貼胸位置,也可以是患肢懸吊三個星期。之后可以進行一些康復功能訓練,例如做前后鐘擺式的肩部運動,慢慢的外伸肩膀,促進身體機能的康復。可以進行局部的熱敷、推拿、消痛貼等藥物進行調理。
肩關節脫位復位后可進行懸吊、藥物治療、功能性鍛煉等康復治療。
復位成功后,需嚴懸吊患肢,保護三周左右,不能過早的進行肩關節活動,以免影響關節囊的修復,后期雖然無疼痛感,但容易引起習慣性肩關節脫位,除懸吊外,還可應用活血化瘀和非甾體消炎鎮痛藥物進行治療,改善病人的腫痛癥狀。三周左右,就可進行功能鍛煉,來恢復正常間關節的活動度。
一般建議熱敷以后,再進行鍛煉,會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復。患者可做摸墻扒高的動作,來鍛煉肩關節的活動度。
肩關節脫三個星期后,肩關節囊已經完全康復,可以逐步進行屈、伸、收、展等方向的訓練,通過平舉、外展訓練,逐步的使肩關節的肌肉力量得到修復。
肩膀脫臼復位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來固定肩膀,以使肩袖和肩袖的組織恢復,不然就會發生習慣的脫位。三個星期后,肩膀不活動,但是可以進行肱三頭肌、手腕等運動,確保關節的正常活動,避免肌萎縮。
肩關節脫位復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腳蹬法是指用腳蹬和手牽引相結合來復位肩關節;
2、手法復位時,通過手法提拉,旋轉等手法對脫位肩關節進行復位;
3、俯臥位復位法等,不需要醫生協助,病人自己取俯臥位體位,通過牽引患肢,可復位脫位肩關節。
此外,如果肩關節脫位反復發作,應該就診治療,必要時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處理。
肩關節脫位復位方法通常仍以足蹬法為主。
臨床所見肩關節脫位仍較多見,通常對肩關節脫位需先明確診斷,通常關節都是彈性固定狀態,關節盂可空虛,高度懷疑脫位可能,了解究竟有沒有脫位,通常需要拍攝x線光片。通常在確診后即可復位,復位方式臨床通常仍以足蹬法為主,以足跟登腋窩,再疾病牽引、外展,再做內旋內收通常能使復位順利,患者在復位成功后需再拍片復診,如已證實復位順利則需懸吊患肢加以保護即可,通常保護約3周,可做關節屈伸活動,以恢復其正常機能。
起初可以用自體復位,能使病人坐在可旋轉的椅子上,再固定患肢,通過身體轉動,實現肩關節脫位復位。
臨床上常采取病人取座或平臥位,通過使肩關節異常向外伸展、外旋以實現復位。通常肩關節外旋七十度到一百度時,能感受肱骨頭彈響,肩關節便能正常運動了,說明肩關節已復位。該復位方法破壞相對較少的方法易于掌握,在臨床上復位成功率亦相當高,目前臨床上應用亦較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