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質疏松癥的CT表現是骨質單位體積骨量減少。
CT上長骨以骨皮質變薄為主,骨小梁紊亂或者稀疏,骨質分層明顯、關節間隙變寬。脊柱可見到變形、椎體為雙凹狀,間隙變寬,骨小梁出現紊亂和軟骨塌陷,為梭形,也有魚尾狀的。也可能導致整個脊柱椎體的扁平,甚至發生楔形變。椎體密度與鄰近的軟組織相近,說明重度骨質疏松。這樣的病人容易骨折,嚴重的還會因為咳嗽或者輕微摔倒而導致骨折。
一般女性骨質疏松癥狀有腰痛、腿疼等。
腰腿疼是女性骨質疏松的主要表現。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質疏松,主要表現是腰背部的疼痛,如果長期坐著、彎腰、大便用力等都會導致這種現象的加劇。骨質疏松導致的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常見的,這種情況下,骨折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有一定的幾率出現骨折,所以在處理骨折的時候要特別重視。如果是骨質疏松的人,會有很大的身高下降。骨質疏松癥主要有原發性和繼發性的,原發性骨質疏松多見于老年人,繼發性骨質疏松與長期飲酒、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等疾病有關。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局部疼痛。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是腰背部酸痛,還會伴隨著身體的疲倦,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占到了70%-80%。疼痛從脊椎開始蔓延,在仰臥和坐姿時會緩解,在往后或久坐的時候會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會加劇。骨痛是指骨量損失超過12%的人,老年人骨質疏松癥、椎體壓縮、脊柱前區的肌肉疲勞、痙攣等都會引起疼痛,脊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會引起劇烈的疼痛,相應的脊椎棘突會有劇烈的壓痛和敲擊痛。如果壓迫到了脊神經,還會導致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馬尾神經等神經發生變化,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疼痛,還會導致患者的身高變矮,甚至是佝僂。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骨病,其特點是骨量下降,骨組織纖維結構惡化,導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加大。
首先是骨量減少包括骨礦物質與其他基質的等比下降。骨微結構退變是由骨組織吸收與形成不平衡等因素引起的,以骨小梁結構損傷、變形、斷裂為特征。骨骼脆性增加,骨力學強度降低,骨折變形加重,載荷承受力減小,且易出現微骨折,甚至完全骨折,可以出現于腰椎壓縮骨折,在沒有太多外力作用時,出現橈骨遠端骨折,股骨近端及肢體上端斷裂。骨密度減低,骨質疏松程度加重。
骨質疏松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骨質疏松可以適當補補鈣,有時間的話就多鍛煉一下身體。
CT技術目前尚不能對骨質疏松癥作出明確的診斷。但是對于壓縮性骨折,CT表現可以提供直接的診斷。例如,當脊柱發生骨質疏松癥的時候,CT掃描會發現椎體的楔狀變形,橫斷面的骨質破壞,或者是小梁的插入,就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若未發生骨折,則需對骨小梁、皮質骨結構進行評估,若發現骨小梁稀疏,或松質骨孔距增加、皮質骨變薄等,則需做雙能X光檢查,以確定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