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腳跟骨骨折取鋼板后不會出現明顯的后遺癥。
后遺癥主要是由于腳根骨骨折本身可能造成的后遺癥,如局部出現疼痛不舒服,創傷性關節炎或者跟骨畸形、塌陷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腳跟部內鋼板取出后需要靜養一個月的時間,早期需要拄拐行走,不要完全丟棄拄拐,讓身體完全的負重,不利于患者恢復,可能還會導致腳根骨塌陷。
一般情況下,腳跟骨骨折有后遺癥,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
腳跟骨骨折是否有后遺癥與骨折移位程度、治療后骨折的復位狀況等因素有關。跟骨骨折一般都是通過手術復位來恢復跟骨的形態,術后可以采用石膏外固定,術后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如果骨折發生較大的錯位,或骨折涉及到了關節面,應盡快進行外科手術,以使其保持良好的解剖學狀態,而且還要盡早進行康復訓練。外傷性關節炎是指跟骨骨折后,關節面對位不佳;出現疼痛、跛行等癥狀時,由于復位后的骨折對位不好,或者在運動中無法進行正常的運動。
一般情況下,腳跟骨骨折的后遺癥有以下幾點:
1、骨折粉碎造成關節面不平,可導致創傷性關節炎。2、如果足弓發生了變化,足弓的弧度發生了變化,導致足弓的抗壓能力和承重能力下降,比受傷前或者比普通人要容易疲勞,容易疼痛,不能長時間活動。3、如果跟骨軟組織挫傷或者皮膚挫傷比較嚴重,會導致皮膚壞死或者軟組織腫脹。如果皮膚需要植皮或者皮瓣轉移,那么抗壓能力和抗寒能力就會下降,這是跟骨骨折后最常見的后遺癥。
一般情況下,跟骨骨折可能有感染、距下關節炎、足跟痛、骨刺等后遺癥,具體內容如下:
1.感染:如果在跟骨骨折后,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如果調養、護理不當,患者可能出現刀口愈合不良的情況,可能導致感染。
2.距下關節炎:如果在跟骨骨折后,患者進行了保守治療,則可能出現距下關節炎等后遺癥。
3.足跟痛:如果在跟骨骨折后,患者沒有及時進行系統的治療,可能會出現跟骨畸形愈合的情況,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足跟痛。
4.骨刺:在跟骨骨折后,可能會出現足跟部的骨質增生,導致患者出現骨刺等后遺癥。
跟骨骨折的后遺癥一般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以下是:
1、足底筋膜損傷疼痛:經保守治療后會有走路痛、久走會痛、穿硬鞋痛等癥狀。
2、跟骨高度丟失、跟骨增寬:由于骨折部位不理想,不能進行外科治療。
3、跟骨畸形的修復:肌腱局部卡頓,腓骨肌卡壓,以局部特殊的位置痛為主,某些動作會加重。
4、脂肪墊損害:腳跟損傷后脂肪墊的損害,以腳后跟疼痛為特征。
5、骨折不連:以行走疼痛為特征。
6、疤痕性疼痛:術后創面有疤痕,粘附在鋼板上,引起疼痛,與疤痕、軟組織的損害有很大的關系。
跟骨骨折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留下后遺癥,如果治療不及時,并且后期鍛煉不得當,有可能會留下后遺癥。
跟骨骨折大部分情況下,經過積極的治療和護理不會留下后遺癥。如果當時損傷比較嚴重,造成關節面不平整,不積極的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很容易形成創傷性關節炎,走路就會出現疼痛的感覺。有的病人可能由于長時間的固定,關節就會僵硬,但是由于后期害怕疼痛鍛煉不夠,關節僵硬很難恢復正常,會影響正常關節的活動度,對于這樣的病人也會留下后遺癥,所以要進行合理的鍛煉,積極的治療一般沒有后遺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