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觀的癥狀變化是意識的變化,從深度昏迷到輕度昏迷,從不能睜開眼睛到能夠睜開眼睛,從昏迷到睡眠。其次,偏癱、失語癥等癥狀有所改善。對于有意識障礙的患者,臨床醫生經常使用GCS評分來評估患者的開眼、言語和運動反應。
腦出血之后是否好轉主要通過臨床癥狀和影像學表現兩個方面進行判斷的,觀察臨床癥狀,如果臨床癥狀好轉,可以判斷腦出血得到了改善,比如意識障礙的病人逐漸清醒;或者嚴重癱瘓的病人,患者的肢體的功能逐漸恢復;或者感覺障礙的病人,患者的感覺在恢復,都提示患者的腦出血在好轉。影像學表現,動態腦CT或者腦磁共振檢查可觀察腦出血的體積是不是縮小。通過這兩個途徑都能夠監測腦出血是不是在好轉。
一般情況下,腦出血多見于中老年人,往往發生于運動、情緒激動、生氣、用力過猛時,與高血壓病、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破裂、腦動脈硬化、凝血功能障礙、慢性糖尿病、高血脂、高膽固醇等有關。
如果出血比較多,主要是在大腦的主要區域,則會出現頭痛、嘔吐、肢體的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嗅覺異常、視覺異常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昏厥的癥狀。
早期表現癥狀有,輕度的頭痛、頭暈或者肢體的輕度無力或者麻木。走路不穩,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腦出血比較嚴重,會影響到患者的意識水平,患者可以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一般來說,腦出血后好轉時的癥狀表現如下:
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識障礙減輕,偏側的肢體運動障礙、感覺障礙或語言功能障礙等評分降低,影像學檢查顯示血腫的體積變小等都是腦出血后好轉時的表現。建議腦出血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居室溫濕度適宜,經常通風換氣;還要遵醫囑進行功能鍛煉,適度運動,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
早期癥狀和表現包括輕度頭暈,頭痛和四肢無力。隨著疾病的進展和出血量的增加,意識可能在后期發生變化和昏迷。根據出血部位,癥狀不同,疾病的嚴重程度也不同,如小腦出血。即使少量出血也會導致嚴重的癥狀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