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的并發癥主要有腦動脈血栓,肺栓塞,周邊血管血栓,心臟不全,突發心臟病等。
而在這些患者當中,有75%都是由腦動脈栓塞引起的,如果不能及時的處理,很可能會在體內產生血栓,并且隨著血液的流動而擴散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所以對于房顫的病人要進行及時的處理,避免出現比較嚴重的情況。患者在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劇烈運動。
通常來說,房顫射頻消融術后并發癥有出血異常、心肺異常、血管異常等。
心房顫動是由于左心房與肺靜脈交界處的心肌袖引起的一種心律不齊。射頻消融術是將左房與肺靜脈之間的電脈沖分開的一種技術。這里是射頻消融房顫的并發癥:出血,血腫,動靜脈瘺,后腹膜血腫,氣胸,血胸等相關并發癥;與肺靜脈狹窄、左心房食管瘺、心臟壓塞等相關的手術并發癥;長期臥床導致血栓、栓塞等。
心房顫動最常見的并發癥通常是栓塞。
心房顫動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栓塞,尤其是腦動脈栓塞。心房顫動的發病率在2%-6%之間,而房顫的病人有75%概率出現腦動脈栓塞。此外,在心房顫動的影響下,病人也可能出現周圍動脈栓塞的情況,80%周圍動脈栓塞患者會有心房顫動,因為房顫病人的心臟附壁上的血栓脫落,血液會隨著血管內的血液流向周圍的血管而發生栓塞。因此,出現心房顫動后要及時治療,以免發生并發癥。病人平時要多休息,要保持心情穩定,不要過度勞累。
一般情況下,慢性房顫常見并發癥有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等,具體內容如下:
慢性房顫最常見的并發癥有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長期房顫很容易造成心房增大,時間一長就會造成心室和心房的重塑,從而導致舒張功能不全。此時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短、乏力、食欲減退等表現,同時還會出現雙下肢水腫,可能是心臟舒張性心功能不全。另外,長期房顫的病人很有可能會發生心房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就會造成腦栓塞、脾栓塞、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長期房顫心律最可能引起很多并發癥,具體分析如下:
如果是長期房顫心律,心率超過100次,很有可能會出現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導致心臟功能降低,出現擴張性心肌病,心腔增大,射血分數降低的情況。如果患者有明顯的運動耐力降低、呼吸困難等表現,可以通過控制心室率來改善。在控制心室率后,可采用射頻消融或消融性起搏器,使心律失常得到逆轉。
引起房顫的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心房顫動的病因有很多,有器質性心臟病,以及某些預激綜合征等因素,以及家族性心房顫動的基因突變。比如風濕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為避免出現房顫,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質。避免劇烈的運動,可以多吃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還要對原發疾病,如器質性心臟病,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