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占所有高血壓的80%-90%,繼發性高血壓只占10%-20%。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不明,多見于在40-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壓家族遺傳史。
高血壓早期尿常規檢查和腎功能正常,腎性高血壓是繼發性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發病年齡一般在30-40歲之間,沒有家族史,常伴有水腫、血尿等腎臟病變的情況,血壓逐漸升高,有時還會出現情緒暴躁,難以控制的情況,通常會出現尿檢異常和高血壓的情況。
原發性高血壓占80%-90%,繼發性高血壓占10%-20%,原發性高血壓多見于40-50歲的中老年人,大多有家族史,一般會先有高血壓,再通過尿檢檢查,在高血壓前期,尿常規和腎功能沒有太大的改變,腎損傷與心臟、視網膜血管硬化同時發生。腎性高血壓是一種繼發性的腎病,主要發生在30-40歲之間,并無高血壓的家族歷史,通常伴隨著水腫,血壓會慢慢升高,也可能會突然加重,通常會出現尿常規和腎功能的改變,通常會先有尿液的異常,再到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與發性高血壓有很大的區別。
原發性高血壓是由某些先天遺傳基因和多種致病因素共同導致的。原發性高血壓與高鈉低鉀飲食、超重、肥胖、飲酒、吸煙、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繼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繼發疾病,以腎臟疾病最為常見,比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腎臟纖維化、腎臟腫瘤、腎積水等。此外,腎動脈血管狹窄還會導致血壓升高。還有內分泌系統疾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癥、大動脈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此外,原發性高血壓病程較長,成病程進展緩慢,繼發性高血壓一開始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血壓升高,并且容易導致心、腦、腎、靶器官受損。
通常來說,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區別有很多,具體分析如下:
1、原發性高血壓:多是遺傳、肥胖、工作壓力、生活習慣、年齡、藥物等綜合因素引起的。在臨床上,以綜合干預為主,是一種長期的慢性;
2、繼發性高血壓:主要原因是腎上腺腫瘤、腎血管狹窄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不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就能完全治愈高血壓。
區分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可能多種原因導致的,具體分析如下:
每隔10分鐘,測量兩條上臂的血壓,如果超過三次,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如果是嚴重的、頑固性的、突然發病的,或者本來已經很好地控制了,但病情突然加重,就是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血尿、陣發性出汗、頭痛、焦慮、心悸、陣發性肌無力、痙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