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高血壓正常范圍是舒張壓大于90毫米汞柱、收縮壓大于140毫米汞柱。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如果舒張壓大于90毫米汞柱、收縮壓大于140毫米汞柱,通常意味著患有高血壓,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疲勞、心悸等臨床癥狀。
老年人血壓正常范圍是指收縮壓是在90-140mmHg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高血壓屬于高血壓或者是臨界高血壓。如果血壓在正常值以下,就是低血壓。由心向全身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上的壓力稱為血壓。心跳有兩個階段:一是收縮,二是舒張,血壓不正常即指動脈血壓超過或低于正常值的異常情況。
正常高血壓的范圍是收縮壓90至139mmHg,且舒張壓在60至89mmHg。
高血壓會引起中小動脈玻璃樣變性,引起動脈硬化或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如果患者的收縮壓不在90至139mmHg區間,舒張壓不在60至89mmHg區間,可能會出現頭暈、胸悶、疲倦、心慌、耳鳴等不適癥狀。
建議患者定期檢測血壓,出現不適癥狀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硝苯地平、維拉帕米等藥物治療。
收縮壓是高血壓的主要表現。收縮壓低于120mmHg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120-139mmHg是正常高值。
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物時,每日測一次血壓,若收縮壓大于140mmHg,或舒張壓大于90mmHg,則可確診為高血壓。該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經過規范的降壓,血壓低于140/90mmHg,仍然被確診為高血壓。在人群中,血壓的變化呈現出持續的正態分布,沒有明顯的區分,高血壓的診斷依據是臨床和流行病學數據。
高壓大于140,低壓大于90屬于高血壓,高壓低于90,低壓低于60,屬于低血壓。140/90屬于正常血壓,不過也要注意,以免變生高血壓。平時多注意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肥甘厚膩性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適當的運動鍛煉一下為好。
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的正常范圍是90一140mmHg之間。舒張壓的正常范圍是60一90mmHg之間。高血壓的診斷是指血壓高于140,90mHg,稱為高血壓。高血壓分為3期也就是3級高血壓,1級高血壓指血壓的收縮壓在140一160mmHg,舒張壓在90一95mmHg之間,稱為1級高血壓。2級高血壓就是收縮壓在160一180mmHg,舒張壓在95一100mmHg1,稱為2級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