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一般要做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
1.心電圖:是診斷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無創性檢查,靜息時心電圖正常的患者可以考慮進行動態心電圖記錄、心臟負荷試驗等。
2.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標準,雖然是有創性的檢查。但可以顯示出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內的阻塞性病變、反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等,可以通過冠狀動脈造影來制定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
通常情況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要做心電圖檢查、心臟超聲檢查等檢查。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心電圖檢查: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做心電圖檢查時,可能會顯示為ST段下移,T波倒置情況。
心臟超聲檢查: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需要做心臟超聲檢查,以判斷心臟房室大小,識別運動情況,心臟結構異常情況。
心絞痛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常規心電圖、平板運動心電圖、24個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負荷試驗、心機核素顯像、冠狀動脈CT或冠狀動脈造影術等。
心絞痛病人的心電圖一般都是很好的,只是在發作期出現了變化,所以在發病的時候做心電圖是很重要的;到了醫院后,如果沒有明顯的表現,可以進行一些鍛煉,比如跑活動平板、踏車等,等心絞痛的表現后,可以進行心電圖檢查,或者是服用一些能引起心肌缺血的藥物進行治療,然后通過核素心肌顯像來判斷心肌的缺血性變化。CT能顯示血管是否有狹窄,但要作更細致的檢查,以確定其是否有狹窄。
心絞痛是冠心病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要明確是否有冠心病,除了根據典型的臨床癥狀以外,還需要依靠一些輔助檢查,例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運動平板試驗、心臟的冠脈螺旋CT、心臟同位素檢查。但并不是,以上的每一個檢查,都需要患者一一去做,還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來進行選擇。
心絞痛的各種檢查手段有以下幾種:
1.心電圖:如果沒有明顯的心電圖變化,也可以進行心電圖的運動負載試驗。
2.X線片:可以看到沒有明顯的變化,如果是有缺血性心力衰竭,則會出現心影增加。
3.放射性核素:是通過放射性鉈的心臟成像來判斷心臟的冠狀動脈病變。
4.冠狀動脈造影術:是一種選擇性的冠狀動脈成像,能清晰地顯示左、右冠脈和主分支,對診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