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有無乙肝,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有無癥狀:有些乙肝感染病人可表現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黃疸等癥狀。如有上述癥狀,需謹防有肝炎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還有不少乙肝病毒攜帶者根本無癥狀。
2、查肝功能:如肝功能異常,則需謹防有乙肝病毒感染之可能性。但不能認為有肝功能異常,就必然有乙肝病毒感染。
3、清楚有無乙肝病毒感染:血中乙肝兩對半必須查,若乙肝兩對半檢出有乙肝表面抗原(+),此情況可證實有乙肝病毒感染。
常感覺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失眠、多夢等,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可能與乙肝有關。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壓痛或叩擊痛這些癥狀出現也是乙肝的表現。
乙肝是否存在,不能根據癥狀、肝功能、彩超等來判斷,必須先檢查乙肝兩對半才能確定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是否存在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才能明確是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家屬有乙肝病毒感染,一般建議做乙肝兩對半檢查,如果發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說明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做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臟彩超、肝臟硬度測定等檢查來判斷病情,判斷是否需要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復查。
不要追求所謂的治好。很多病都不能治好的,應該說,能好的疾病不多,比如糖尿病,無法治好,但可以通過規律服藥達到良好的生活狀態,不出并發癥,不影響日常生活。乙肝也是一樣,規律用藥,盡量減慢病毒對肝臟細胞的破壞,不影響婚姻生育就可以。如果不治療,會帶來各種問題。雖然很難,但要鼓勵自己保持信心,堅持下去。
治療的時間要根據自身情況以及治療的效果來決定。只能用藥物控制,將病毒控制到檢測不到的范圍,不影響肝功能的情況下,是不會影響生活,乙肝疾病是比較難以治療的疾病,要飲食清淡易消化可以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吃粥或者粗糧多食豆子一定不要吃油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