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有無乙肝,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有無癥狀:有些乙肝感染病人可表現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黃疸等癥狀。如有上述癥狀,需謹防有肝炎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還有不少乙肝病毒攜帶者根本無癥狀。
2、查肝功能:如肝功能異常,則需謹防有乙肝病毒感染之可能性。但不能認為有肝功能異常,就必然有乙肝病毒感染。
3、清楚有無乙肝病毒感染:血中乙肝兩對半必須查,若乙肝兩對半檢出有乙肝表面抗原(+),此情況可證實有乙肝病毒感染。
治療時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采用有效的治療方法,避免治療誤區,平時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抽煙喝酒,以免加重肝臟負擔,致使病情惡化,避免勞累等,一般3個月附近還是基本可以恢復或者控制病情的。
乙型肝炎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常見癥狀有:乏力,發燒,惡心嘔吐,厭油食,食欲減退,尿黃,皮膚黏膜黃染等。乙肝有傳染性,主要通過血液或性傳播,也會母嬰垂直傳播。
乙肝是否存在,不能根據癥狀、肝功能、彩超等來判斷,必須先檢查乙肝兩對半才能確定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是否存在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才能明確是否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家屬有乙肝病毒感染,一般建議做乙肝兩對半檢查,如果發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說明乙肝病毒感染。需要做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臟彩超、肝臟硬度測定等檢查來判斷病情,判斷是否需要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復查。
乙肝主要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常用抗乙肝病毒的藥物治療。進行藥物治療也是有原則的,如果肝功能檢查提示谷丙轉氨酶為正常值兩倍以上應進行抗病毒治療。而且還要隨時注意某種藥物出現病毒變異等情況,因此患有乙肝后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