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有無乙肝,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1、有無癥狀:有些乙肝感染病人可表現為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黃疸等癥狀。如有上述癥狀,需謹防有肝炎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還有不少乙肝病毒攜帶者根本無癥狀。
2、查肝功能:如肝功能異常,則需謹防有乙肝病毒感染之可能性。但不能認為有肝功能異常,就必然有乙肝病毒感染。
3、清楚有無乙肝病毒感染:血中乙肝兩對半必須查,若乙肝兩對半檢出有乙肝表面抗原(+),此情況可證實有乙肝病毒感染。
得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出現的癥狀需根據是靜止期還是活躍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靜止期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乙型病毒性肝炎進入活躍期后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發燒、皮膚黃染、尿黃等癥狀。一定要盡早治療,適當的服用一些藥物,飲食上要注意低脂低糖,避免勞累。由于該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通常治療期間還需注意做好防護,避免傳染給他人。
孕婦得了乙肝通常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可以進行保肝降酶。
如孕期乙肝,必須重視這一狀況,可通過保肝降酶處理。對于一些有慢性肝病的病史或者肝硬化患者來說,妊娠期間一定要加重視這個方面的護理工作,因為它關系著寶寶的健康和安全。此外,若癥狀較嚴重,須及時到醫院確診,同時也要做好母嬰阻斷,以減輕病癥,還要注意,使孕婦肝功能盡快恢復。如果胎兒沒有異常,孕婦自身肝功能在一定時間內恢復,一般不會太嚴重。但較重的肝炎,可能會影響健康,因此,必須重視孕早期應進行一定的檢查,以防止乙肝的發生,并提出要放松身心,壓力不要太大。
乙肝的傳播一般通過母嬰傳播,性接觸,生活中密切的接觸等方式。預防乙肝傳染較好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如果沒有保護性抗體,應及時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目前沒有特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法,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轉陰率50%左右。如果肝功能正常,可以暫時不用藥,平時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清淡均衡,不喝酒,定期復查動態了解肝臟變化情況。
一般情況下,兒童得了乙肝,是很難治愈的,但可以通過積極治療,使病情得到控制,并使乙肝不具有明顯傳染性。具體內容如下:
感染乙肝病毒可能導致兒童得了乙肝,乙肝病毒會在孩子的身體內復制,可能會導致發熱、乏力、肝功能異常等一系列的癥狀。通常情況下,乙肝是很難治愈的,但兒童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控制病情,并使乙肝不具有明顯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