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病毒的原因通常是接觸傳染源、免疫力差等。
乙肝病毒是可以傳染的,首先乙肝患者是主要傳染源,其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胸腹水、腦脊液、乳汁等也有傳染性。此外,不潔性行為、共用注射器等行為也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如果自身免疫力好,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相對較強。如果是抵抗力比較弱,不具備乙肝表面抗體,那么就有可能會被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不能根治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進行復制的,因此如果需要殺死乙肝病毒藥物,藥物需要進入肝細胞內才能起到作用。此外,乙肝病毒在肝細胞內形成超螺旋的DNA結構,只要有少量的DNA殘留就可以以此為模板進行復制,很容易造成復發。
乙型肝炎病毒不會有遺傳性。
如果乙肝病毒攜帶者,肝功能一般,沒有肝硬化、肝腫瘤等癥狀,肝穿刺活檢顯示肝組織的炎癥較輕微,沒有纖維化,屬于乙肝攜帶者,一般不需進行任何的檢查,病情相對穩定,但要做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肝臟彩超、肝臟硬度測定、甲胎蛋白等檢查,以判斷是否發病、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是否要進行手術,盡管暫時不需要進行手術,但仍會造成一定的傳染性。
乙肝屬于一種傳染病,不管有沒有得病,有沒有肝硬化、肝腫瘤等,都屬于一種傳染病,主要通過血液、體液、性生活、母嬰垂直傳遞,屬于一種不會遺傳的傳染病,女性患上了乙肝,要做好母嬰阻斷的工作。
乙肝病毒DNA陰性一般不會傳染。
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是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所以在與乙肝患者進行交流時要盡量阻斷上述傳播渠道。如果是陰性的,一般不會傳染。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接種乙型肝炎,如果產生了抗體,就不會受到感染,這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措施。乙肝病毒DNA的復制并不能說明疾病的嚴重程度。乙肝病毒陽性的病人需要做肝功、彩超等檢查,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適當的處理,避免耽誤病情。
一般和乙肝患者同桌用餐是不會感染的。
性傳播、母嬰垂直傳播、血液傳播是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人體的唾液中沒有乙肝病毒,所以不會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平時的接觸一般都不會相互感染,比如一起吃飯、共用餐具等,但由于患者體內的HBV含量高,如果患者的口腔內存在著大量的HBV,那么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可能會感染到患者,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也會感染到患者。
通常會通過母嬰傳播、性傳播等感染上乙肝病毒。
根據乙肝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乙肝主要通過母嬰傳播,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播,占90%以上。除了母嬰傳播之外,還有血液和性傳播,比如傷口接觸乙肝病毒,如果傷口明顯,又含有大量的病毒,那么感染的風險就比較大了。不同年齡的人感染了乙肝之后,會出現不同的癥狀,如果是成年人感染了乙肝,大部分病毒都會被清除掉,不會變成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