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需要注意日常護理以及使用正確的藥物。
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來說,先應該好好休息,多喝一些水,切忌吸煙和飲酒,忌熬夜勞累過多。其次是預防感染和防止病情加重。對于慢性乙型肝炎,若肝功能重復異常,病毒陽性,存在抗病毒治療指征,需積極抗病毒治療,若無抗病毒治療指征,需定期進行復查。對于已經出現了嚴重肝損害癥狀的患者來說,應該及時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并且根據病情發展規律調整用藥方案,不能盲目使用抗病毒藥物,否則可能會加重肝臟損傷。
乙肝病人的治療,一個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提高機體抗病毒的能力,當轉氨酶大于80或持續肝功異常、肝硬化的時候說明自己免疫機制啟動,這時候用抗病毒藥效果比較好。到正規醫院做系統檢查,由專家指導用藥。另外平時要注意飲食,忌酒,忌食辛辣,注意不要過度勞累和熬夜,保持好心情,加強鍛煉。
慢性乙肝攜帶者,肝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在肝炎免疫耐受期,或者乙肝免疫穩定期,或者是非活動期,都不需要治療。
要有充足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少喝酒、定期檢查乙肝五項定量、乙肝DNA、肝功能、腹部彩超、血常規等。如果肝功能反復出現異常,或者達到抗病毒治療的指征,那么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包括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方案和口服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治療方案。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是首選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由于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的重點是治療,有效療程一般為一年左右,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治療需要長期服用。
慢性乙型肝炎隨疾病反復發作,隨肝臟受損,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較大,有的還可發生重癥肝炎。這三種現象較為嚴重,發生上述3種情況,也可發生其他并發癥,包括腹水多,感染反復發作,肝性腦病及肝腎綜合癥等,可有消化道發生出血,還可能會有別的現象。
因此,只要是慢性乙型肝炎,必須重視對疾病的評價,確定治療的必要性,一旦要處理,必須主動進行正規治療。還要養成不熬夜、不酗酒的好習慣,別太累了。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
乙肝病毒引起肝臟損害及炎癥半年以上,并伴肝功能異常和血清轉氨酶升高者稱慢性乙型肝炎。如果過度攝入就會影響肝臟功能的發揮。該病存在一定傳染性,少數患者會進展到肝硬化,臨床中病人可出現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出現肝區不舒服或痛感,或出現肝臟顯著增大,通過實驗室乙肝免疫學檢查,可明確診斷,并且知道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