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出汗,心慌,做噩夢,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出現頭痛,乏力等都是低血糖的癥狀。要注意排除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平時要注意監測血糖的變化,比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夜間的血糖。
低血糖會導致重要器官的供能減少,大腦嚴重損傷,影響肌肉、肝臟和角膜的代謝等問題,不能為了避免低血糖發生,常常過多進食,導致肥胖,肥胖又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對于老年人,由于代償機制不充分,會導致腦細胞受損。
低血糖典型表現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大腦功能受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表現為心慌,出汗,饑餓感,面色蒼白,全身無力疲倦,進食后明顯緩解。大腦功能受損輕者表現為頭暈,眼前發黑,重者表現為意識喪失,肢體抽搐。長期反復低血糖可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反應遲鈍,有些類似精神病發作。低血糖發生迅速,短期可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對于使用降糖藥的要檢測血糖,及時調整藥物,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正常的一種狀態,低血糖癥是指血糖降低引起的一個臨床綜合征,二者密切相關。
低血糖病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低血糖導致的一種疾病。常見的癥狀有:交感神經受到刺激,以及中樞神經受到低葡萄糖的影響。常見的癥狀有:出汗、顫抖、心悸、饑餓、焦慮、緊張、軟弱無力、面色蒼白、流涎等。低血糖是一種常見的低血糖現象。
對低血糖有益的食物有,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等,糖水、果汁、蜂蜜、糖塊、餅干、米飯或饅頭等,不吃含很多脂肪或蛋白質的食物。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血糖值≤3.9mmol/L即可診斷低血糖。低血糖癥是一組多種病因引起的以靜脈血漿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嚴重會造成暈厥,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