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高于160必須引產。出現在妊娠中、后期,表現為全身小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頭痛頭暈、嘔吐、下肢水腫、小便排出蛋白等,患有此病應該積極治療,如治療后病情無好轉,其繼續妊娠時容易發生抽搐或胎盤與子宮壁容易提早剝離,可引起子宮大出血,并會發生胎兒缺氧,甚至有死亡在宮內的危險。在此種狀況下,也應該進行引產手術。
高血壓具體高到多少才需要必須吃降高血壓藥物,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對于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高血壓不高,也要常規服用像他汀類的降脂藥。平時要注意定期復查腎功能及肝功能。
引產手術自身存在著風險,尤其對于高血壓者,風險性絕對高于無高血壓者。
高血壓者引產手術前,血壓須保持在理想的范圍內,才能做引產手術,引產手術應稱之為導產,指人為地使用,督促產婦分娩。引產的目的是使產程縮短,避免難產的發生,同時降低新生兒窒息率。引產手術包括經腹、經陰道剖宮取胎與鉗刮術,對孕婦中期表現為胎盤已成型,胎兒相對較大、骨骼較堅硬,娩出時需將子宮完全擴大。
此外,因子宮增大,子宮壁充血軟化,術中易傷及子宮,所以究竟采用哪種手術方式,主要看孕月。
高血壓患者的群體是不同的,年齡不同,所伴病情也不同,對高血壓的控制要求亦不盡然。因此,對不同類型的高血壓病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治療措施。
通常,收縮壓被限制在140毫米汞柱,舒張壓以90毫米汞柱為宜。這就可以保證患者不會因為血壓過高而出現嚴重的并發癥了,所以說對血壓進行合理有效地控制非常重要。但若將心,腦并攏、腎和視網膜病變,對血壓控制有較苛刻的要求,通常要求收縮壓保持在130毫米汞柱以下,舒張壓以80毫米汞柱為宜。如果患有心臟病或者糖尿病等并發癥,那么對收縮壓和舒張壓就沒有很好的把握了,所以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選擇降壓藥物。此外,一些老年患者,特別是并發腦血管病者,例如,年齡在70歲以上,80歲以下,此狀況對老年人病人血壓控制,若無腦血管病病史,收縮壓均推薦在140~150毫米汞柱之間。因為高血壓對大腦有著嚴重的傷害,所以一定要注意降壓治療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年齡超過80歲,兼有腦血管病,把收縮壓限制在150毫米汞柱上下,力求不大于160毫米汞柱。高血壓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減少血管壁上細胞對血脂的吸收和利用,從而起到降壓作用。但若把血壓控制得過低,很可能造成腦環路的缺失,加重腦缺血誘發較嚴重腦血管疾病。
如果是2級或更高的高血壓,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和體育鍛煉,同時還要吃一些降壓的藥,讓血壓恢復到正常。
高血壓病人需要服用降壓藥,因為高血壓的病人一旦診斷出病情無法徹底根治,也沒有其他有效的手段,所以只有服用一些藥物才能穩定血壓,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并發癥,甚至可能會導致心臟、腎臟、心臟等器官受損。
高血壓患者通常是需要天天服藥的。
高血壓患者需要通過長期堅持服藥來控制血壓穩定。高血壓可能會出現很多并發癥,治療的目的除了降低血壓,還有避免心、腦、腎等靶器官受到損害,降低并發癥甚至猝死的風險。高血壓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進行治療,堅持每天定點定量服藥,如果血壓有波動,也應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藥物或改變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