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變化是一個動態演變的過程,在心梗的超急性期,也就是心梗發生后數分鐘,心電圖上可見T波高尖,以后可出現ST段上斜型抬高,與高聳直立的T波相連。急性期開始于心肌梗死后數小時到數周,心電圖上表現為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抬高顯著者,可形成單向曲線,繼而逐漸下降。
前間壁心梗在心電圖上有很多表現,首先知道心電圖可以幫助心肌梗死的定位診斷。梗死發生在前間壁,V1-3導聯表現為異常Q波或QS波。心肌梗死是依據病理生理改變及心電圖ST-T變化等的不同表現,而將梗死部位進行定性的一種詞義分類,如前壁心梗、側壁心肌梗死、高側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前間壁心肌梗死等。
陳舊性心梗的心電圖特征為:梗塞位置對應的導聯處有Q波形,例如下壁上的老齡心梗,其心電圖顯示II、III、AVF導聯均有較大且較深的Q波形,而陳舊性心梗則顯示V1、V2、V3導聯有不正常的q波形。
對于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心電信號顯示對應的上位ST段會持續升高而不能回到基線,同時T波反轉;早博、傳導阻滯、肢體導聯的低血壓是導致陳舊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心梗的心電圖表現為壞死性Q波,st段異常抬高,t波倒置,三種可能會同時出現。心電圖的改變,呈現一個動態的演變過程,建議去醫院檢查心肌酶,肌鈣蛋白,肌紅蛋白,冠脈造影等。
心梗臨床癥狀表現形式較多,以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表現最為多見,此痛在左臂左肩呈放射狀。有時痛還表現為上腹,且痛持續時間較長,病人可出現出大汗、惡心、嘔吐等不是癥狀,還可能會出現昏迷、驚厥等情況。
有上述癥狀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檢查,做腦部CT、頸部CT等相關檢查,根據其結果,在臨床醫生指導下作些手術或藥物治療。
心肌梗塞主要就是通過心電圖和臨床癥狀進行診斷的,不過也不排除,有的心肌梗塞癥狀不明顯,如以腹痛為癥狀的心肌梗塞,有些因為梗塞面積小,沒有明顯癥狀屬無痛性的心肌梗塞,可能從心電圖上看不出來,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