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部病變嚴重后導致肺動脈高壓,然后心臟繼發受累,最后導致心肺同時受累。起初病情在代償期內,癥狀相對較輕,隨著活動量的增加會加重,表現有肺部癥狀如咳嗽,咳痰,氣急等。
肺心病屬于肺源性心臟病,是指支氣管、肺組織、肺動脈血管病變所致,肺動脈高壓引起的一個心臟病,癥狀主要是長期咳嗽、咳痰以及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活動后癥狀加重。
肺心病是由于支氣管、肺組織、肺的動脈血管出現了嚴重的病變,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而導致的心臟病。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呼吸不暢、胸悶等,后期以下肢浮腫、頸部靜脈充盈為主,嚴重者胸腔胸片有液面,心包有液體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腦供血不足、肺性腦病等并發癥都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預后也會很差,需要及時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于肺心病的病人是需要采取中西藥結合的方式控制或緩解病人的感染、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是會出現慢性咳嗽、咳痰、氣急,活動后心悸、呼吸困難的癥狀,而肺、心功能失代償期的病人,則會導致心力衰竭等癥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指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疾病,導致肺組織結構或功能異常,從而使肺血管阻力和肺動脈壓力升高,右心室肥大或擴大并伴有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者為心臟病。
肺心病后期可發生呼吸功能衰竭及心功能衰竭,可有呼吸困難、明顯氣促、無力、腹水、下肢水腫。治療上可采用藥物治療、介入療法、外科手術治療、血液凈化治療以及其他綜合措施等方法。
肺心病又稱肺源性心臟病,它主要由支氣管肺組織及肺動脈血管病變引起肺動脈高壓而引起右心室肥大、擴張,并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肺心病病人的具體臨床癥狀因其分型而異,臨床表現癥狀亦不相同。
通常肺心病的肺功能處于代償期,所表現出的臨床表現通常表現為長期反復發作的咳嗽、咳痰、氣急,活動度大之后心悸、呼吸困難、疲乏無力等,勞動耐力的降低和活動之后,上述癥狀可顯著惡化的臨床表現。體檢中可發現肺氣腫征明顯,聽呼吸音癥狀減弱。與此同時,部分病人在存在心里衰竭的情況下還可存在下肢浮腫,尤其是午后,浮腫較為集中,至次日上午,下肢腫脹,癥狀通常會顯著消失。
因此對于臨床緩解期肺心病患者來說,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