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因母子血型不合,母親的血型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發生同種免疫反應,導致胎兒、新生兒紅細胞破壞而引起的溶血,在人類26個血型系統中,以AB0血型不合最常見。
溶血是紅細胞遭到破壞、壽命縮短的過程。溶血的原因有紅細胞自身有缺陷,如球形紅細胞、珠蛋白生成障礙等,紅細胞外部因素如自身免疫病、藥物、重癥細菌感染、瘧疾、化學物質中毒等。輕微溶血,在骨髓代償造血能力范圍之內時可沒有貧血,若紅細胞破壞速度過快,超出了骨髓代償造血能力則可表現出貧血,還可伴有發熱、腰痛、皮膚黏膜黃染,濃茶色或醬油色尿等。
新生兒溶血癥是新生兒期比較常見的一個疾病,包括ABO溶血和Rh溶血兩種。ABO溶血主要見于媽媽是O型血,寶寶是A型或者B型血引起。Rh溶血發生于媽媽是Rh陰性血型,寶寶是Rh陽性血型。這兩種溶血癥都會使寶寶出現明顯黃疸,嚴重還會出現貧血,黃疸一般于生后24小時內就出現,上升快,消退慢,要住院治療,主要是照藍光以及使用丙種球蛋白減輕溶血反應,期間還要篩查血常規,貧血嚴重還需要輸血。
嬰兒溶血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
這種抗體會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見Rh血型和ABO血型系統的血型不合。新生兒期其他因素導致的溶血的原因還有紅細胞酶或紅細胞膜的缺陷。新生兒溶血病的病因是母親和胎兒間的Rh血型不合與ABO血型不合,如果胎兒由父親遺傳來的血型抗原是母親所沒有的,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后使母親產生相應的抗體,這些抗體再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發生溶血。
溶血癥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導致的。如果診斷為新生兒溶血病,嚴重的可以通過應用藍光照射,同時應用血漿置換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話,可以通過服用一些中藥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