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缺鐵性貧血要根據病因、癥狀、輔助檢查來診斷,具體標準如下:
1、病因:懷孕前有無導致失血的病因,如月經量多、消化道出血、胃潰瘍。
2、癥狀:孕婦有沒有皮膚蒼白、指甲薄脆、消化不好、頭暈、乏力等缺鐵性貧血的表現。
3、輔助檢查:通過檢查外周血做輔助檢查比較方便,主要查血常規,如果血紅蛋白量<110g/L,血細胞比容<35%,紅細胞平均體積<80fl,則可能是小細胞低色素性缺鐵性貧血。
4、骨髓象呈現造血活躍:主要是中晚幼紅細胞缺少內鐵和外鐵,若細胞外鐵明顯缺少。孕婦正常的血清鐵在7-27μmol/L,當血清鐵<6.5μmol/L,可能是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診斷標準,1.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遺傳或不明原因導致的紅細胞鐵利用障礙性貧血。表現小細胞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現,慢性病貧血:慢性炎癥、感染或腫瘤等引起的鐵代謝異常性貧血,轉鐵蛋白缺乏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先天性)或嚴重肝病、腫瘤繼發(獲得性)。
小兒貧血可表現為,臉色發黃、發白,頭發稀少、枯干,精神狀態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判斷小兒貧血,可多注意觀察嘴唇內側和眼皮內側的顏色是否有顯著變化,如果有,就要診斷,一般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低于110基本可以診斷為缺鐵性貧血,補鐵生血增加營養,補充一個月后血紅蛋白會明顯上升,同時注意添加含鐵和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孕婦會患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如下:
很多孕婦容易患缺鐵性貧血,這是由于孕期要滿足自身和胎兒發育的需要,因此孕期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孕期如果從食物中獲得鐵不足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孕期貧血,需要及時糾正,不然會影響到胎兒和準媽媽的健康,嚴重的會導致胎兒發育停滯、低出生體重等,可能還會造成孕婦容易出現早產等情況。
孕婦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治療。
孕婦在懷孕的中晚期,可能會因為胎兒的發育和母體的所需,出現缺鐵性貧血的情況。這種情況首先需要多吃一些補鐵的食物,或者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一些鐵劑就可以改善。以此來避免缺鐵性貧血的情況。孕婦在懷孕的期間的飲食,應該根據孕婦的身體所需而及時調整,以此來預防缺鈣和缺鐵的情況。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儲存鐵缺乏引起的,造成血紅蛋白減少的低色素小細胞性貧血。發病原因:1先天性儲鐵不足,一般是早產兒,雙胎,胎兒失血。2鐵攝入不足。生活中食物鐵供應不足。以及未經過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喂養嬰兒,還有年長兒偏食常致缺鐵。3生長發育快,早產兒生長發育一般也更快,其鐵需量相對增多,易發生缺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