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蛋白降低常見于缺鐵性貧血,是機體對鐵的需求與供給失衡,導致體內貯存鐵耗盡,紅細胞內鐵缺乏,引起缺鐵性貧血,其癥狀主要有乏力、易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暫時不需要口服藥物治療。
血紅蛋白降低常見的原因如下:急性失血時可以出現血紅蛋白降低,如慢性痔瘡出血、慢性潰瘍出血以及消化道惡性腫瘤出血、女性月經過多引起的出血以及宮外孕破裂出血等,由于紅細胞丟失,都會引起血紅蛋白濃度降低。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引起的血紅蛋白降低,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轉移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都會出現血紅蛋白明顯降低的情況。
貧血是導致孕婦血紅蛋白偏低的主要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孕婦的血紅蛋白偏低,是由于妊娠期間胎兒造血所需鐵蛋白,隨著孕期的增長,胎兒的造血需要從母體中獲取鐵蛋白,從而降低母體中鐵蛋白,從而造成血紅蛋白降低,貧血要多吃動物肝臟、動物血制品、紅豆、雞蛋、紅棗、核桃、木耳、瘦肉等,如果出現貧血,可以吃硫酸亞鐵片、琥珀酸亞鐵片等,還可以吃一些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
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就是指外周血中平均每個紅細胞內含有的血紅蛋白量。正常范圍是27-34PG,低于27PG就是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平均血紅蛋白量降低就說明紅細胞內含有的血紅蛋白量減少,最常見的就是鐵元素缺乏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越嚴重,平均血紅蛋白量越低,經過補鐵治療以后,紅細胞能夠利用鐵元素合成血紅蛋白,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偏低的情況就會改善。
主要是指體積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值。貧血不但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并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誘因。貧血對人體各個系統都會有危害:1.循環(huán)與呼吸系統,由于組織缺氧會加快呼吸和心率,嚴重的貧血,還會引起心臟擴大;2.神經系統,由于腦組織缺氧會引起精神不振、嗜睡、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減退、還會有頭痛、頭暈、畏寒耳鳴;3.消化系統,主要表現消化功能減退,食欲不振,有些孩子會出現腹瀉。
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兩種情況,相對性的偏低,是由于血漿容量增加,使血紅蛋白濃度下降引起的,常見于大量輸液和大量飲水以后造成的。是血紅蛋白偏低,是由于貧血造成的。由于貧血,紅細胞數量減少,使血紅蛋白濃度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