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數(shù)偏高,原發(fā)性紅細胞增多主要指的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而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可以見于慢性缺氧狀態(tài),例如高原居住,先天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等,大量吸煙的,也可以引起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
這是嚴重腹瀉引起的,由于失液量比較多,引起血液濃縮,紅細胞數(shù)目偏高。這時候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服用止瀉藥物,腹瀉停止了,血容量恢復了,紅細胞數(shù)偏高的情況就會改善。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偏高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像常見的紅細胞增多癥,相對性增多見于血液濃縮,另外就是有絕對性增多見于高原生活、胎兒及新生兒、劇烈的體力勞動、嚴重的心肺疾患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紅細胞多,就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的數(shù)量超出了正常范圍,紅細胞增多有多種原因,比如機體脫水時,由于血液濃縮,就會出現(xiàn)紅細胞數(shù)量相對增多的情況。另外,長期慢性缺氧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由于長期缺氧,紅細胞數(shù)量出現(xiàn)代償性增高,也會出現(xiàn)紅細胞增多的情況。另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紅細胞數(shù)量會出現(xiàn)異常增多,導致病人出現(xiàn)面色紫紅,四肢麻木刺痛等一系列癥狀,少量病人還會轉變成急性白血病。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是用來判定貧血的指標之一,如果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均偏低,考慮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多見于缺鐵性貧血。
糖化血紅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是血糖控制不佳,也與甲狀腺功能減退、腎臟疾病等因素有關。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導致糖化血紅蛋白合成增加。糖尿病患者需遵從醫(yī)囑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或聯(lián)合應用中成藥津力達顆粒。這種藥物具有較特殊的調糖機制,能夠調節(jié)胰島素分泌,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利于促進血糖達標,且能較明顯地降低糖化血紅蛋白。
此外,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與糖類結合的能力下降,導致糖化血紅蛋白合成增加;腎臟疾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導致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升高,糖化血紅蛋白合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