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小于12算是比較正常。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要是住院治療。可以使用藍光治療,對寶寶的影響不大,生理性黃疸大多數是生后2~3天出現。第5~7天高峰,10~14天消退,早產兒科延遲到第3~4周消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不要隨意用藥。
黃疸指數的正常值是<17.1μmol/L,如果>17.1μmol/L,<34μmol/L,病人會出現隱性黃疸,正常皮膚和鞏膜看不到的黃染。如果>34μmol/L,病人會出現顯性黃染,可以表現皮膚、鞏膜出現輕度、中度或者重度的黃染。病人會表現尿色深黃,如濃茶色,還可以出現皮膚瘙癢。
一般情況下,2月齡屬于新生兒期,肝臟代謝能力不足,體內產生的膽紅素不能被肝臟完全處理,膽紅素入血容易導致生理性黃疸。2月齡小兒黃疸指數正常值不超過15mg/dl。
黃疸指數是評價肝臟功能的重要指標,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生后第7~9天消退,隨著日齡的增加,血清膽紅素趨于正常水平。如果黃疸持續升高或反復發作,則判定為病理性黃疸,需要盡早就醫,查找病因。
嬰兒黃疸正常值范圍是小于12.1mg/dl,也就是205umol/L,高于此值,就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就需要給予干預的。有些寶寶因為吃母乳關系,而黃疸退得比較遲,在一兩個月的時候仍有黃疸,數值也是大于12.1mg/dL,但是只要寶寶吃喝拉撒睡正常,觀察就可以了。
正常的足月兒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的正常值是不超過15mg/dl。但正常值需結合患兒的日齡、胎齡等狀況綜合判斷。如果足月兒出生后第一天黃疸達到12.9mg/dl,雖然在正常范圍內,但必定是病理狀態。早產兒因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善,有時即使達不到15mg/dl,也會引起腦部損傷。有時也要結合新生兒的狀態綜合判斷,故不能盲目的參考標準,要結合患兒的具體表現去分析治療。
通常在一個月以上的寶寶黃疸的值不應該高于兩毫克每分升,也就是不超過34微摩爾。一個月以內的寶寶,也就是新生兒膽紅素的值可以高一點。一般寶寶在出生兩到三天左右出現黃疸,3到5天達最高峰,最高峰時候的黃疸足月兒不應該超過12.9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