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面跖骨骨折恢復到可以走路也得60-90天。腳背趾骨承重程度較大,適應性走路即可,在恢復階段不要長時間走路。當腳部血壓因體位變化下降后組織內多余體液會重吸收入血液,水腫會消失,這是正常現象。
傷筋動骨120天,患者要走路最少也要到3個月以后才可以的。注意休息飲食起居,少吃生冷食物,少吃辛辣刺激,少吃膨化食品碳酸飲料,少吃魚蝦海鮮。骨折的治療主要是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復位有手術和手法牽拉復位,復位后妥善固定,這是骨折愈合的基礎。
跖骨骨折若定位較好,則可考慮石膏固定保守治療。石膏固定一般近1個月即可取出。
但除去石膏后仍不能負重行走。除去石膏只意味著骨折的局部會有骨痂長出,通常情況下不會負重不易錯位。跖骨骨折的愈合仍需3個月或更長時間,可聯合骨肽片及其他促進骨折愈合藥物進行。還有要注意個人習慣,不要吸煙、飲酒等,有利于骨折愈合。
第5跖骨骨折一般一個半月左右才能走路。
腳部的第5趾骨是腳部三點負重的負重點,骨折后要盡量不要太早的下地活動,以免造成骨折端摩擦,造成骨折延遲愈合。要等骨折端出現骨痂,正常情況下,骨折末端會有原始骨痂生長,成熟骨痂要1-2個月,骨折端穩(wěn)定后才能慢慢的下床,通常在骨折后一個半月左右,骨折端有原始骨痂生長,在下地的時候要進行輕微的負重運動,同時還要配合拐杖。
腳234跖骨骨折3-4個月能走路。
234腳趾骨斷裂常見于外傷、高空跌落、或扭傷等情況。若合并有跖趾關節(jié)脫位,則稱為Lisflanc。這是一種必須通過外科方法來恢復跖趾關節(jié)表面的一種較重的骨折。跖骨骨折一般都是很好的,一般在術后2-3個月就能恢復正常,適量的走路后酌情進行營養(yǎng)補充和適當的功能鍛煉,3-4個月就能完成全部的步行。
跖骨骨折后一般要六周左右能走路。具體分析如下:
跖骨骨折可能會導致局部活動受限,引起疼痛,需要及時使用石膏或支具對骨折處進行固定,此時一般不能過早走路,以免加重疼痛的癥狀,影響骨折處的愈合。同時跖骨骨折后還需要將患者抬高,有利于消腫,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恢復后可以及時進行關節(jié)和肌肉的功能鍛煉,以恢復局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