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檢測指標就是T值,T值有一個正常范圍,T值>-1即為正常骨密度;T值在-1到-2.5,提示骨量減少,但還沒有達到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T值<-2.5,即可診斷為骨質疏松;T值<-2.5,可診斷為嚴重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T值分級標準是:
1.當T值>(-1)的時候為正常,不存在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的情況。
2.當T值在(-1)-(-2.5)的時候,提示骨量減少,但并沒有達到骨質疏松,不能診斷為骨質疏松。
3.在T值<(-2.5)的時候可以確診骨質疏松。
患者要多吃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使用抗骨質疏松的藥物,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
引起骨質疏松癥的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1、體重較輕;
2、性腺功能低下;
3、吸煙;
4、酗酒;
5、缺乏體育活動和鍛煉,身體素質差;
6、挑食和偏食,飲食中營養失衡;
7、蛋白攝入過量;
8、高鈉飲食;
9、鈣或維生素D缺乏;
10、有可能患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
平時要避免這些因素,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通常是因為鈣離子不足而導致的,人在老年時,體內所含的鈣,就會伴隨著人的成長而丟失,因此通常骨質疏松多發于老年人,通常人過中年之后,要適當吃些鈣片以保持體內鈣離子的含量,防止骨質疏松。
還可以服用碳酸氫鈣、維生素D鈣和其他口服溶液均能起到治療作用,還可增加陽光照射。適度鍛煉身體,增強身體免疫力。
在臨床上,骨質疏松癥并沒有等級劃分,但如果出現輕微的骨質疏松癥,則會出現疲勞等不適。
承載量降低。嚴重的時候會發生骨頭痛,主要是腰部和全身骨頭痛。不過這種疼痛通常都是彌漫的,不會出現任何的痛感。通常是長期步行,或是某一種姿態的變化,或是在進行負重運動后,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在后期,脊椎會發生畸形,例如在后期會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患者的身材變得更加矮小,導致心臟的功能受到影響,嚴重的時候會導致頸椎和胸腰部位的脆性骨折。
骨質疏松可能是高齡、激素性骨質疏松、絕經后的骨質疏松等,具體分析如下:
1.高齡:由于年齡增高,成骨能力逐漸下降,骨量丟失導致骨質疏松。
2.激素性骨質疏松:由于患者因為某些慢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需要長期大量的使用激素治療,從而造成這種情況。
3.絕經后的骨質疏松:雌激素可以促進成骨細胞活性,當雌激素消失后成骨細胞活性下降,就會引起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