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骨折如果通過正常的治療,一般在6-8周之后就能夠達到臨床愈合,可以脫除拐杖獨立下地走路、功能鍛煉,但前提是必須要到6-8周之后,X線片如果看到有骨折線模糊或者有骨痂生長,而且局部也沒有壓痛、縱向叩擊痛就可以嘗試去除拐杖,開始下地行走,行走達到臨床愈合的標準必須要脫離拐杖行走3分鐘,能夠走30步就可以證明骨折已經達到臨床愈合。
腳踝骨折手術后三個月以后就可以脫拐了。骨折以后,要及時的完善局部的X線檢查,如果骨折沒有明顯的錯位,可以給予石膏固定保守治療,如果骨折明顯的分離及時的復位和固定,這樣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腳踝骨折術后多久拄拐,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
做腳踝骨折術后患者可以拄拐的時間,必須要根據骨折處的受傷嚴重程度以及骨頭的生長情況來決定。如果患者屬于局部橫斷骨折或撕脫性骨折,腳踝骨折術后6周左右,贏去醫院進行x線片檢查,如果骨折線模糊,此時可以拄拐。但是,如果患者屬于腳踝粉碎性骨折,腳踝骨折術后,患者局部的恢復速度較慢,通常要8周患者才能夠拄拐。
腳踝骨折后恢復2-4個月才可以走路,具體分析如下:
1.2個月:如果腳踝骨折情況較輕,治療后恢復得快,在醫生指導下鍛煉肌肉力量和關節功能,鍛煉一個月左右,使肌肉力量和關節功能恢復良好,經過鍛煉一般2個月可以走路。
2.4個月:如果腳踝骨折情況較重,如粉碎性骨折,治療后恢復得慢,一般4個月甚至需要更久的時間才可以走路。
腳踝骨折會走路了,一般4-5個月才可以跑步。
患者腳踝骨折部位恢復后,能正常走路之后,應該在骨折3個月的時候去醫院進行復查,如果骨折處已經完全愈合,沒有任何骨折線,骨折部位沒有壓痛,患者走路也沒有任何疼痛,那么骨折4-5個月可以跑步,此時患者腳踝關節的活動范圍已經恢復正常,可以嘗試慢跑。從短距離慢跑開始,一直要關注腳踝有沒有疼痛,如果有持續性的疼痛就應該停止慢跑。
腳踝骨折多久可以正常行走需要根據受傷的程度來判斷。
但患者腳踝骨折程度輕微,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順利愈合的情況約在1.5個月,會出現明顯的骨痂生長的情況。如果是完全的骨折這種較為嚴重的情況,愈合時間大概需要3個月的時間。
正常的情況下,腳踝骨折的病人一般在骨痂有生長的情況,就可以進行輕微的活動。骨折的地方相對比較穩定,但還不是非常結實,雖然可以進行下地活動,但是一定要嚴格保護患處,遵醫囑進行拄拐下地的活動,不能進行超過負重的活動,對骨折愈合有影響,可能會引起再次骨折的錯位。
具體是否1.5個月左右的時候能不能下地活動,需要進行專業的儀器檢查,已經發現有明顯的骨痂生長了就可以進行拄拐下地活動,反之,則需要繼續保護一段時間,否則容易引起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