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是腎經的穴位,位置位于腳底部,左右各一。在取涌泉穴的時候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第一步先找到足第二和第三趾之間的縫隙。也就是從大腳趾開始數,第二和第三腳趾之間的趾縫。然后以第二、三趾縫這個點作為起點,向足根部畫一條直線。
涌泉穴的位置一般在足底部。
足少陰腎經的涌泉穴位,在足底部,第二、三趾縫紋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叉點,蜷足時足前方的凹陷處。它可以起到清熱降逆,開竅醒神,引火歸元的作用。能用于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如驚風、暈厥、中暑、癲癇等;如奔豚氣、頭痛、咯血等。可以用針灸或艾灸,最好是在0.5-1英寸內進行針灸;艾灸一般采用15分鐘的溫灸。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后三分之二交點上。或于足底中線的前、中1/3交點處取穴。涌泉穴的功效:散熱生氣,涌泉穴有泄熱寧神,蘇厥開竅,蘇厥開竅,滋陰益腎,平肝熄風的作用。
一般來說,涌泉穴痛是足底筋膜炎導致的。
涌泉穴部位的疼痛,多數是足底筋膜炎導致的。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癥所致,主要有腳跟疼痛與不適的癥狀。患者可以用刮痧、按摩以及熱敷等方法進行治療。也可以遵醫囑用活血化瘀的藥物進行泡浴。
患者日常應該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涌泉穴貼王不留行、吳茱萸、生姜等可以助睡眠。具體內容如下:
1.王不留行:可以將王不留行貼在涌泉穴上,長期刺激涌泉穴,可以緩解心腎不交的失眠癥狀。
2.吳茱萸:也可以將吳茱萸搗爛,敷在涌泉穴上,對虛勞所致的失眠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對于腎氣不足所致的失眠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3.生姜:也可以選擇生姜貼在涌泉穴上,具有溫補脾腎,通經活絡的功效,對脾腎陽虛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涌泉穴可以幫助人們提高睡眠質量,但是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在使用涌泉穴的時候要注意辨證配對,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