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就是心梗三項,超敏肌鈣蛋白的變化,它可以反映心肌梗死的發生。診斷率是百分之百,特異性是非常高的,可以是百分之百的特異性。其他方面的檢查,比如超聲,也可以有室壁運動異常,甚至是表現為心律衰竭、心臟擴大。還可以做一個胸片,如果要是急性心梗表現為急性心律衰竭,胸片可以出現肺水腫一樣的改變。
遇到急性心梗發作一定要保持鎮靜,立即俯臥,保證呼吸順暢,解開腰帶和胸口紐扣,避免過度運動和勞累,出現嘔吐時,頭部應向一側傾斜,口腔應清潔,避免嘔吐阻塞氣管,呼吸微弱、無意識、嘴唇呈現藍紫色的時候,一定要立即進行胸口按壓以及人工呼吸來幫患者進行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有煩躁、出汗等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的癥狀因人而異,通常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發病的1~2天內,會有原有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較長。還會有煩躁、出汗等癥狀。需要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對癥治療,不要延誤病情。患者要立即就醫,并進行基本生命體征監測,并且在緊急服藥的同時,還應當立即進行冠脈介入治療。
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應以強化監測為主,病人應臥床休息,止痛,并進行血管再灌注。
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有靜脈溶栓、冠狀動脈溶栓和冠狀動脈的急救措施。同時還要進行抗血小板抗凝,ACE、IAR、B類的藥物和β受體阻斷劑可以用于臨床。在此期間,最主要的是對心肌進行再灌注處理,降低了心肌缺血的區域,從而起到了一定的防護作用。
通常情況下,急性心肌梗死分期是根據病理分的期。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期是缺血期,是冠狀動脈急性閉塞5分鐘內的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第二期是心肌細胞失活期,是冠狀動脈閉塞30分鐘后至15小時的穩定期,此期心律失常比較少見。急性心肌梗死三期是修復期,是心肌梗死發生后5~7天,患者的心肌開始修復。
急性心肌梗死雖然不能完全根治,但是如果早期發現,可以通過冠脈介入治療,使缺血、缺氧得到改善,管腔壞死面積不再擴大,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達到臨床治愈的標準。但在治療后,要注意長期維護血管,防止心肌梗死再發,要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服藥、定期復查等。還需注意并發癥的出現,避免誘發出現不良并發癥,危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