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術后腳底麻木可以通過提高四肢、功能鍛煉等方法進行處理,具體分析如下:
1.提高四肢:再次提高四肢一周上下,運用作用力功效加快靜脈血管分流和淋巴回流,可以降低腳掌水腫,恢復神經的傳導作用,消除麻木的臨床癥狀。
2.功能鍛煉:收攏腿部肌肉,如屈鞋家樂和踝骨,可以加速血液循環系統,減輕部分水腫,減輕麻木病癥。
做完跟骨骨折手術后護理方法有:
1.注意創面狀況,比如抬高患肢時,抬至高于心臟的高度,促進消腫。隔三差五用消毒液對創面消毒。換好創面敷料。若創面紅腫流膿或創口愈合不佳時,病人應去醫院檢查。
2.注意逐漸功能鍛煉。重視足趾活動。以積極活動為原則。適量抗阻力活動。防止肌肉萎縮。
3.注意復診。病人注意拍下骨折部位愈合狀況。
跟骨骨折術后腳不能左右擺通過積極的功能鍛煉可以恢復。
跟骨骨折術后,由于關節僵硬,造成患者的功能鍛煉幅度下降,引起關節的粘連。患者要積極進行功能訓練,可以遵醫囑服用常規的非甾體類消炎藥或外用藥膏,積極消炎、止痛,并且患者也可以進行內翻抗阻和外翻抗阻的功能訓練,可以改善術后腳部左右擺的活動度,促進恢復。
一般情況下,跟骨骨折術后腳后跟變寬可以通過消腫治療、二次手術等方式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1.消腫治療:跟骨骨折術后,腳后跟的局部軟組織可能會出現腫脹,導致跟骨骨折術后腳后跟變寬。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馬栗種子提取物片等藥物進行消腫治療,來消除局部軟組織的腫脹,并盡量避免下地走路。2.二次手術:跟骨骨折術后腳后跟變寬可能是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再次發生移位等因素造成的,患者應進行二次手術來治療,調整內固定的鋼板,來恢復跟骨的寬度。
通常情況下,跟骨骨折手術后三周左右時間能洗腳。
跟骨骨折手術后,患者術區皮緣會出現變黑、壞死、少許滲出等,容易導致術區拆線時間略晚,有些患者甚至會延遲到三周左右,傷口才能夠使皮緣完全愈合。有些患者行跟骨骨折手術后皮膚壞死遷延不愈,容易出現感染,這類患者是不能夠洗腳的。
并且因為皮下即有金屬內植物,由于金屬對熱的傳導比較快,洗腳建議不要用太熱的水,泡腳時間不要過長,可能會灼傷軟組織。
一般跟骨骨折的手術后,在8-12周后就可以進行適量的利用拐杖來進行負重鍛煉了,這主要是鍛煉踝關節屈伸以及腿部肌肉的訓練,下地負重斷裂不感覺到跟骨部位明顯的疼痛為主,這種鍛煉是慢慢進行的,應該循序漸進,并且要根據鍛煉的感覺來適量的增加負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