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直立性低血壓的測定尚無統一的規范。最常見的是讓患者在仰臥5分鐘后,測量患者的血壓和心率,并在此過程中保持直立姿勢,并記錄患者每分鐘的心跳和血壓值。
如果患者在站立1分鐘之內出現收縮壓降低30mmHg或舒張壓降低15mmHg以上,同時出現頭暈、心跳加快、眼前發黑、視物模糊、全身無力、甚至是暈厥等低血壓。
要去除導致或惡化直立性低血壓的原因,如使用了一些藥物,如利尿劑、α受體阻滯劑、血管擴張劑,同時要改善有脫水,還感染的狀況。睡眠時床頭要抬高20-30公分,起立下床的時候動作要緩慢,要穿有彈性的緊身衣褲。
直立性低血壓,是指在直立體位,血壓出現明顯的下降,下降超出正常范圍。這就是直立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是導致暈厥的常見原因。平時要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直立性低血壓的產生。
一般情況下,直立性低血壓主要是由于體位的改變而引起的一過性低血壓,如突然從平臥位變為直立或是長時間站立等。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直立性低血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站立時血液循環的反射性調節出現障礙,血液在下肢積聚,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導致心臟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主要表現為頭暈、無力、出汗、視物模糊、惡心、一過性意識喪失、迅速平躺等癥狀。
一般情況下,直立性低血壓可能會引起暈厥,具體內容如下:
直立低血壓可能會導致昏迷。直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多見于患者從臥式或蹲式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其特征是血壓在3分鐘之內迅速降低,隨后失去知覺,除了姿勢的改變,沒有其他的原因,心跳沒有明顯的變化,昏迷的持續時間也很短,沒有先兆的表現。由于直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例如長期站立不動、孕婦、長期臥床的患者,在突然站立時,容易發生暈厥。主要是由于一些全身疾病引起的,比如多發性神經炎,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或者是交感神經阻滯藥物引起的。
直立性低血壓的癥狀有很多,具體分析如下:
直立性低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癥狀,表現為蹲著站立或坐著站立時會出現眼前發黑、意識模糊、頭暈、出冷汗、心慌等癥狀。老年人出現體位性頭暈、意識不清等癥狀時,首先要做各種體位的血壓,比如讓患者在平躺5分鐘后測血壓、脈速,然后在靜坐1分鐘后測血壓、脈速,保持2-3分鐘后測血壓和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