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又叫做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熱性、發疹性疾病,有高熱、特征性的皮膚、黏膜病變和頸部淋巴結腫大的表現。川崎病的起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遺傳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此病的病因。川崎病急性期,患兒會出現各種免疫系統異常,可能跟感染淋巴組織親和性高的病毒有關。
川崎病好發于嬰幼兒及較小兒童,皮疹形態接近麻疹和多形紅斑且在發病后第3天才開始,川崎病病人眼、唇、無膿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并且皮疹不包括水皰和結痂。川崎病病人會出現唇潮紅、干裂、出血,舌呈楊梅樣;手足硬腫,常跖潮紅及后期出現指趾端膜狀脫皮;眼結膜無水腫或分泌物;血液檢查白細胞總數及粒細胞百分數均增高。
川崎病皮疹特點是會有很嚴重的瘙癢感,而且全身會出現很嚴重的紅疹。川崎病與兒童各種出疹樣疾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及淋巴結炎、風濕病有相似之處,應注意加以鑒別。專家指出,如果發現兒童持續發熱超過5天,并出現手腳紅腫、出疹及雙眼出血等癥狀,就應考慮本病。
川崎病主要是一種免疫損傷,就是通過這些病原菌感染或者有可能釋放的一些毒素,導致機體的一些免疫性損傷,可能會引起全身血管性病變,累及血管主要是容易累及到冠狀動脈。
川崎病的發病原因至今未明,感染因素不確定。以發熱,眼結膜及咽黏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癥狀。急性期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等。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可降低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糖皮質激素僅作為丙種球蛋白輸注無反應的二線治療。
川崎病是由于感染EB病毒后引起的急性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的現象。病人現在的現象是沒有好的治療辦法的,必須使用丙種免疫球蛋白治療才有效果的。川崎病主要發作在5歲以下兒童和嬰幼兒群體,臨床表現較多,主要有發熱、皮疹、和手足硬性水腫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