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小兒急性偏癱,首先要找到導致偏癱的原因,常見的原因有腦出血、腦梗死等。如果出現大量的出血量,或者是梗死區域較大,導致的腦細胞壞死,那么小兒急性偏癱是無法治療的,可能會留下一些后遺癥。如果出血量不大,梗塞面積不大,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配合康復理療。同時還要進行腦血管造影,一旦發現有血管異常,就可以進行介入治療。
小兒急性偏癱的治療方法有生活護理、擴張血管等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生活護理:小兒急性偏癱在急性期需要注意臥床休息,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波動,必要時可給予鎮靜劑。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身體內環境穩定。
2.擴張血管:適用于腦動脈炎伴管腔狹窄或血栓形成的早期和恢復期患者,一般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罌粟堿、川芎嗪、丹參注射液、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主要是對癥和支持療法。治療原則是增加腦血流灌注、防止病情進展及治療病因。首先要注意全身情況,穩定生命體征,防止高熱,支持血壓,糾正代謝紊亂,維持血糖于正常水平,改善血循環。
一般情況下,腦出血偏癱需要根據情況來吃藥,具體分析如下:
腦出血導致的偏癱是由于腦部的出血和血腫造成的,在急性期要進行靜脈點滴,不能只用藥物。此時可以口服甘露醇、神經節苷脂、胞磷膽堿鈉等藥物。在病情平穩以后,可以服用腦心通膠囊、復方丹參片等中成藥來調理大腦的作用,還可以服用腦蛋白水解物片、胞磷膽堿鈉膠囊等有營養神經的藥物。另外,高血壓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出現了高血壓,要及時口服美托洛爾、硝苯地平緩釋片等降壓藥,避免出現腦出血的再次發生。有動脈硬化的病人應持續使用阿托伐他汀以防止病情惡化。
急性腦梗無特效治療的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對癥支持治療的藥物,如靜脈溶栓藥、抗血小板聚集藥、神經保護類藥等。
如果醫生評估后認為患者在發病4個半小時以內符合靜脈溶栓的適應癥,通常會考慮使用阿替普酶、尿激酶等靜脈溶栓藥物,有助于挽救處于缺血、缺氧狀態,瀕臨凋亡的腦細胞。溶栓治療后,通常還需采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阿司匹林、硫酸氫氯吡格雷等,他汀類的藥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等,以及神經保護類藥物,如依達拉奉、胞二磷膽堿等,有助于緩解腦梗癥狀,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的情況。
此外,急性腦梗的患者還可遵醫囑采用中成藥化瘀丸來治療,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各組織的血液灌注,有效地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從而使患者腦血管通暢、腦細胞功能恢復。
二次腦出血后左偏癱流口水,可以吃一些鎮靜的藥物和鎮定劑,在喝藥同時平時一定要給他做一些面部的按摩,也可以吃一些中藥進行治療,或者說是打一些針來進行治療自己的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