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通常可在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病人是正常的,但血壓很低。血壓在90/60毫米汞柱以下,也可在90/60毫米汞柱以下。沒有低血壓的癥狀表現時,一般不需進行治療,只要定時進行檢查即可,有些高血壓病人服用過量的藥物后,會有頭暈、惡心、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因此,應適當調節給藥的用量,使病人的血壓保持在一個較低的范圍內;病情較重時,要及時的進行原發性治療,以確定病因。當出現低血壓時,要及時對病因進行及時的干預,調整血壓。
低壓指的是舒張壓,高于90就考慮是高血壓,當低血壓偏高時,首先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令血壓增高的原因,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排除繼發高血壓后,服藥控制血壓。接著要做腎功能、腎上腺CT等相關檢查。
低血壓頭暈還有可能出現、全身乏力、出汗、心悸等癥狀。
低血壓為收縮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下,舒張壓小于60毫米汞柱,低血壓者可有頭昏,也許具有一過性,還可以具有長期性,有急性與慢性之分。長期高血壓病人中可伴有血壓下降或升高現象,而這種變化在臨床上稱為持續性低血壓。急性低血壓病人,有可能出現頭暈、全身乏力、出汗、心悸等癥狀。慢性低血壓則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等不適。長時間站立位時,或存在著從臥位到站立的變化,或出現下蹲位轉站,以上癥狀較為明顯,甚至有暈倒的現象。急性低血壓可見于多種原因的休克,急性心血管障礙等,表現頭暈血壓偏低渾身冷汗,煩燥不安,惡心嘔吐等,嚴重時可發生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在臨床上,急性低血壓通常是由于血管舒縮功能失調而產生,如血壓升高或降低均可發生,建議積極治療。
一般來說,低血壓65mmHg高血壓100mmHg正常。具體分析如下:
通常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血壓低于90/60mmHg為低血壓,低血壓65mmHg高血壓100mmHg在正常值范圍。因此,低血壓65mmHg高血壓100mmHg一般正常,無需過度擔心。
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進行慢跑、游泳等活動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增強體質。
是正常的,正常人血壓范圍收縮壓是140~90,舒張壓是60~90,如果收縮壓高于140或者舒張壓高于90則為高血壓病,如果收縮壓低于90或者舒張壓低于60則為低血壓病。建議自測一下血壓看看什么情況,不管是高血壓病還是低血壓病都應該盡快就醫檢查和積極治療。
沒什么危險的,如果現在沒有不適的癥狀可以不用服用藥物治療的,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血壓,飲食要低脂低鈉,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在飲食上要注意不要過多的食用生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