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不是冠心病。
原發性高血壓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常會感覺頭重腳輕,甚至還出現了腦內搖晃、眼花、頭痛、心悸等不適。高血壓是促使冠狀動脈,腦動脈及外周動脈粥樣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其原因是高血壓通過影響內壁及平滑肌細胞內膜通透性,而使動脈壁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管壁增厚,管腔狹窄,當而隨著高血壓對動脈內皮的損傷,患者的病情也會加劇。
通常來說,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的區別有很多,具體分析如下:
1、原發性高血壓:多是遺傳、肥胖、工作壓力、生活習慣、年齡、藥物等綜合因素引起的。在臨床上,以綜合干預為主,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病;
2、繼發性高血壓:主要原因是腎上腺腫瘤、腎血管狹窄等。根據病因進行治療,不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就能完全治愈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其治療仍以對癥治療為主。
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需要遵醫囑應用有關降壓藥物,使血壓得以順利控制,唯有把血壓穩定地控制住,才能降低某些并發癥,與此同時,降壓藥物也不能隨便停服,必須定時服藥,而在飲食上也必須以清淡飲食為原則。不吃油膩高糖的食物,還要保持情緒的穩定,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有利于控制病情。
繼發性高血壓與發性高血壓有很大的區別。
原發性高血壓是由某些先天遺傳基因和多種致病因素共同導致的。原發性高血壓與高鈉低鉀飲食、超重、肥胖、飲酒、吸煙、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繼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繼發疾病,以腎臟疾病最為常見,比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腎臟纖維化、腎臟腫瘤、腎積水等。此外,腎動脈血管狹窄還會導致血壓升高。還有內分泌系統疾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皮質醇增多癥、大動脈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此外,原發性高血壓病程較長,成病程進展緩慢,繼發性高血壓一開始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血壓升高,并且容易導致心、腦、腎、靶器官受損。
區分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可能多種原因導致的,具體分析如下:
每隔10分鐘,測量兩條上臂的血壓,如果超過三次,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如果是嚴重的、頑固性的、突然發病的,或者本來已經很好地控制了,但病情突然加重,就是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血尿、陣發性出汗、頭痛、焦慮、心悸、陣發性肌無力、痙攣等。
原發性高血壓占所有高血壓的80%-90%,繼發性高血壓只占10%-20%。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不明,多見于在40-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壓家族遺傳史。
高血壓早期尿常規檢查和腎功能正常,腎性高血壓是繼發性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發病年齡一般在30-40歲之間,沒有家族史,常伴有水腫、血尿等腎臟病變的情況,血壓逐漸升高,有時還會出現情緒暴躁,難以控制的情況,通常會出現尿檢異常和高血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