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用洋地黃類強心藥物致洋地黃中毒時,在此情況下,病人多伴有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等。應先對病人進行補鉀,以糾正低鉀,而停止使用洋地黃等強心藥物。病人如有心律失常可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洋地黃中毒,一般會引起多種不適癥狀,通常需要對癥采取補救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
心衰病人血壓低可以通過使用藥物來改善。具體分析如下:
心力衰竭患者出現低血壓主要是由心功能降低引起的,如果血壓低導致心臟、腦、腎臟等臟腑供血不夠,需要進行升壓的藥物,比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先把血壓調高,確保主要臟腑的血液供應,并積極的糾正心力衰竭,并結合臨床實際,可以口服強心劑、利尿劑、擴血管制劑等藥物。在使用利尿藥物和擴血管藥物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和調整引起的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誘發因素。
心衰病人大出汗可以去檢查對癥下藥,也可以是用藥物治療,心衰患者如果頻繁出汗,說明此階段心功能明顯變差,心臟負擔重,心臟收縮力變差,血液無法順利射出到大動脈中,因此淤滯在肺部和體循環里。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心臟的器質性病變導致心臟的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的體循環或肺循環淤血,有呼吸困難或肢體的水腫,需要積極治療這種情況,需要測量血壓,做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檢查,找出心衰的病因,食欲不振考慮可能心衰引起的胃腸道淤血的問題,需要用強心藥物,擴血管藥物,利尿藥物。
心衰患者出現夜間無法入睡,甚至需要頻繁坐起,則說明患者到了心衰終末期。此類患者若行心臟彩超檢查,往往會發現心臟明顯擴大,伴有中重度的反流,出現室間隔的變薄,心臟射血分數明顯下降,甚至低于40%,此類患者臨床上隨時有猝死的風險。若患者心衰持續不能緩解,目前還可以考慮做心臟移植手術,可以明顯改善心功能狀態。
正常的心率范圍是指心臟在每分鐘跳動60-100次/分。心衰病人需要糾正心衰治療,如用擴血管藥物,強心藥物,吸氧等,同時透析次數可以增加,或者做血濾,灌流等治療。透析量也要調整,注意有無透析不徹底情況,如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水分逐漸帶出去,也是糾正心衰治療。平時要低鹽,低脂,低鉀,低磷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注意輸液速度,避免受涼感冒,加強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