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髖臼骨折可以通過日常調理、手術治療等方式進行處理。
在臨床上,左髖臼骨折并不是很普遍,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日后走路受到很大的阻礙。如果癥狀不嚴重的話,可以采取保守的方法,同時可以采用平臥位和患肢牽引,在一個半月左右就能恢復正常走路。但如果髖臼骨折發生了脫位,就要進行外科手術,不然一旦發生了變形,那么在行走過程中會導致股骨頭受到損傷,從而導致髖關節損傷,導致劇烈的疼痛。
具體下床活動時間因人而異,患者經手術后固定較好者,2周后即可在床上坐起適當活動,6周后扶拐進行下床活動,循序漸進的行功能康復鍛煉,不能操之過急,在恢復過程中不要吃生冷、刺激、茶葉等。
髖臼骨折的保守治療方法有臥床休息、大轉部位的骨牽引術等。具體分析如下:
1、臥床休息,用股骨髁上骨牽引治療,能使髖臼骨折恢復良好,術后恢復良好。由于股骨頭的局部有足夠的血供,所以正常的骨折是沒有問題的。
2、若合并髖部中央脫位,需采用大轉部位的骨牽引術,以達到復位,保證髖臼的完整性,從而促進髖臼的正常修復。
髖臼骨折如果是沒有明顯的移位,可以保守治療。主要是臥床休息靜養,另外可以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比如活血止痛膠囊等,還可以配合骨肽片等藥物治療。經過100日的保守處理后,大部分傷口都已痊愈。術后應定期進行X片檢查,以便掌握股骨頭的恢復狀況。在檢查時,患者的骨骼已完全恢復,能夠站起、走路。檢查完后發現沒有完全恢復,可以進行恢復。
髖臼骨折一般要三個月到半年左右能下地,時間不是絕對的,需要定時去醫院做復查,根據骨折愈合的情況來決定,平時身上負重不要太多,躺在床上可以適當的活動,有利于身體的恢復,飲食上加強營養,可以多喝一些排骨湯,能促進骨骼愈合。飲食方面盡量食用偏軟、富含營養、容易消化類食物,做到營養均衡。
髖臼骨折40天只要不負重可以坐的,對骨折愈合沒有明顯影響了。開始坐的時間不要太長,如果感覺明顯不舒服需要及時靜養休息。但是時間點還不可以負重行走,不然可能導致骨折移位的。差不多三個月復查局部x片,根據骨折愈合情況確定是否可以負重行走。髖臼骨折存在創傷性骨關節炎后遺癥可能,定期隨訪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