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治療
考慮到手足口病的癥狀,應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同時,應使用溫水擦拭和口服退熱藥物進行降溫。應密切觀察病癥的變化,預防并發癥,如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如遇咳嗽,應使用口服鎮咳祛痰藥物進行對癥治療。不要感冒。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可導致發熱,手足,臀部,口腔皰疹的發生,可以導致反復發燒的發生,平時注意孩子保暖,注意口腔衛生,定時檢查體溫情況,體溫升高超過38.5度可口服一些藥物使體溫恢復正常,同時可口服抗病毒性藥物來緩解癥狀。
手足口病患者的口唇附近有散狀皰疹或者潰瘍,會導致口腔粘膜瘙癢、疼痛,從而影響到吃飯。大部分輕微的患者,身上的皰疹不會感覺到疼痛和瘙癢,通常會在一周后慢慢消退,形成硬皮。
但也有少部分重癥手足口病的病人,在感染后會很快發作,全身都會出現大量的皰疹,有的還會形成大片的皰疹,一旦皰疹破裂,就會導致潰瘍、潰爛,周圍的組織也會變得腫脹、發炎。此時的手足口病皰疹除了會瘙癢外,還會出現一些疼痛的癥狀。
手足口疾病是由各種腸道病毒感染造成的。口腔皰疹或潰瘍是由手足口病導致的,一般會出現瘙癢的情況。手、足、臀部等身體其他部位的斑丘疹或皰疹不會感覺到疼痛和瘙癢。斑丘疹會慢慢的從紅色變成黑色,然后慢慢的褪去,形成一個圓形的凸出,里面有液體,會慢慢的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的傷疤。但是也有一些腸道病毒會導致手足口病的嚴重程度,從而導致大量的皰疹破裂,從而導致繼發性感染。
孩子手背上長了紅點,里面有水泡,很有可能是手足口病。并且寶寶出現了感冒咳嗽的癥狀是很容易引起手足口病的。要及時去醫院的兒科就診,經詳細檢查后,然后積極對癥進行治療。
兒童手足口病一般是由柯薩奇病毒和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以手足、口腔、局限性皮膚粘膜皮疹、皰疹為臨床特征。手足口病雖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由于易感人群是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抵抗力尚弱,所以患病的兒童病情變化較快、較復雜,反復發燒也屬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