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氣陰兩虛心慌氣短不一定是冠心病,具體分析如下:
冠心病是心臟病的一種,主要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心肌缺血或壞死而導致的。但是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肌炎、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也可能會引起氣陰兩虛心慌氣短,所以一般氣陰兩虛心慌氣短不一定是冠心病。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愉悅的心情,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要進行重體力勞動,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利于身體恢復。
冠心病心慌氣短胸悶可以吃以下藥物:
冠狀動脈腔狹窄、堵塞,會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會出現心悸、氣短、胸悶等癥狀。可以口服單硝酸鹽異山梨酯或抗血小板抑制劑普萘洛爾。同時也可以口服硝苯地平進行降壓。如果出現高血脂的情況,可以選擇吃辛伐他汀。此外,冠心病導致的肺心病也會有這種情況,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配合使用氨茶堿進行治療。為了避免出現更嚴重的病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口服一些抗冠心病的藥物來防止冠心病的發生。
心慌氣短胸悶出汗并不一定是冠心病,需要行心電圖檢查、心臟彩超或冠狀動脈再能檢查來明確診斷。而有一些貧血的病人,在活動之后,也會表現為心悸,氣短,胸悶,出汗,乏力等癥狀。此時需要行血常規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
情緒緊張焦慮是明確的冠心病危險因素。
由于壓力過大,會刺激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從而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興奮,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動脈內皮受損,從而導致血管硬化。因此,現在人們認為,緊張和焦慮是導致冠心病的一個獨立風險因子。對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可以通過服用抗焦慮的藥物來緩解工作壓力,緩解焦慮。
考慮患者有冠心病的情況,心慌氣短乏力癥狀的出現多與心肌缺血或者心律失常的發生有關。患者可及時到醫院進行心電圖等檢查以查明病因,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改善心肌缺血及其他功能的藥物進行調理,必要的時候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如果心肌缺血的治療已經改善仍舊出現心慌氣短乏力,則需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以評估心律失常的風險和種類。針對冠心病的標準治療外,輔助治療可考慮中成藥予以改善癥狀,如參松養心膠囊,該藥物可以改善心臟傳導功能,緩解心肌缺血、改善心臟重構,從而穩定病情。
由于藥物的適應癥各不相同,患者一定要結合個人情況,遵醫囑用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