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2歲患自發性免疫性肝炎伴肝硬化肝腹水黃疸已經一年多,病情反復多次而住院治療多次,未能根治。
除了肝移植外,還有什么治療辦法?
肝硬化征象:伴有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肝癌的人可有脾腫大、腹水、靜脈側支循環形成等表現。腹水很快增多,一般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癌腫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內破潰而引起,偶因腹膜轉移癌所致。轉移灶癥狀:如發生肺、骨、胸腔等處轉移,可產生相應癥狀。胸腔轉移以右側多見,可有胸腔積液征。骨胳或脊柱轉移,可有局部壓痛或神經受壓癥狀,顱內轉移癌可有神經定位體征。
一般情況下,肝硬化會出現腹水和自發性腹膜炎是由于門脈壓力過大,導致腹腔臟器的靜水壓升高,導致血液滲出。具體分析如下:
肝硬化患者,因其顯著的肝機能損害,使其產生清蛋白的能力降低,使血液中的凝膠滲透壓力降低,從而使毛細血管中的液外漏。肝臟血管竇內壓增高,肝臟淋巴細胞產生增加,并通過肝臟被膜滲出。肝纖維化病人會有鈉水蓄積,這是因為肝細胞荷爾蒙的代謝異常,從而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的活化,從而引起腎臟的血管緊縮、血液循環、尿液的減少、排鈉的降低,從而產生大量的鈉和水分,從而引起腹水。長期的腹水會導致腸壁損傷,導致通透性增強,導致腸壁中的病菌透過腸壁進入腹膜,導致腹膜炎癥。
一旦出現肝腹水,通常表明肝硬化已經進入晚期。大多數早期發現和治療的肝腹水病人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這樣就會消退,身體基本上會恢復。對于肝腹水的治療,腹水可以通過穿刺提取。
若有丙肝病毒感染引起腹水,這一狀況已表明有肝硬化的可能,具有中期肝硬化的可能性,還可表現為晚期肝硬化,則需結合個體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通常情況下,早期肝硬化并不產生腹水,因此,腹水的發生說明有門靜脈高壓。一般情況下,血清中存在丙肝炎抗體會對診斷產生干擾,因此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方法。如并發嚴重肝功能減退或并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斷裂出血,并發脾功能亢進,則需考慮到晚期肝硬化,故只要有丙肝感染,則需主動治療,待晚期肝硬化發生后,將加大治療難度。對于患者來說,一旦出現肝硬化,就要及時進行有效地干預,這樣才能夠避免疾病惡化。現有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rna陽性應做抗病毒治療,用藥3個月,丙肝病毒可得到完全控制,還要對肝硬化進行適當治療,包括主動護肝治療、利尿治療等,營養支持治療及對癥治療。
肝硬化肝腹水晚期通常只能活1個月-3個月左右。肝硬化腹水出現在肝硬化的失代償期。失代償期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這些都是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表現。
早期肝硬化肝腹水癥狀較輕,常缺乏特異性,以疲倦乏力,食欲減退及消化不良為主,可有惡心,厭油,腹部脹氣,上腹不適,肝區隱痛及腹瀉等癥狀,需要定期復查,及早就醫,全面檢查,積極對癥治療,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