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及時的去進行診斷和治療,要注意積極地配合,會按照癥狀的輕重給予藥物溶栓或者介入手術取栓治療。通過疏通血管的藥物來進行治療恢復。平時要注意保持清淡的飲食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過于油膩的食物,戒煙戒酒。
心肌梗死癥狀最常見的是比較劇烈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胸痛。胸痛最常見的位置是胸骨中下段正后方,也包括心前區,這是最常見的部位。有時候疼痛還會向左側上肢、左肩膀、頸部以及下頜部,向不同的區域傳導或者放射,可能是缺血性的胸痛所引起的。
冠狀動脈閉塞后,心電圖上會出現缺血、損傷、壞死等不同類型的心電圖。
第一,缺血性改變,急性冠狀動脈閉塞后,首先出現的變化就是t波的改變,缺血首先出現在心內膜下基層,引起t波高而直立,如果缺血發生在心外膜下基層,t波倒置。
第二種是損傷性改變,缺血程度隨著缺血時間的延長而加重,會出現損傷型圖形變化,主要表現為面向損傷心肌的導聯出現st段抬高。
第三種是壞死型改變,在壞死心肌細胞上不再有心電向量,正常心肌仍然處于初級狀態,因此產生一個中和矢量,即q波或去qs波。
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包括:
1.急性心肌梗死:ST段成弓背在兩個或更多鄰近的導聯中升高。但是,并非全部ST段抬高都屬于急性心肌梗死,必須進行臨床上的區分。根據心電圖的表現做出相應的判斷,要結合病史、心肌壞死標志物以及其它輔助檢測。
2.陳舊性心肌梗塞:主要表現為病理性Q波。病人往往是在身體健康或例行的輔助測試中被檢測出來的。
一般情況下,后壁心肌梗死心電圖有以下表現:
后壁性梗塞,是左心室的后壁底部,在左側心臟時,左右兩側壁上的左側房室溝處發生的梗塞。罪犯的血管通常是右前支、后降支、左冠狀動脈的回旋支。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有強烈的胸痛、上腹部疼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的癥狀。結果:V1和V2導聯R波加寬,ST段下傾斜下降,V7和V8導聯呈現病理Q波,ST段弓背向上升高,T波幅變化。
心肌梗死患者通常要做心電圖檢查,具體分析如下:
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電圖表現為特征性的心電圖變化,所以,心肌梗死患者應盡早進行心電圖檢查,確定其心電圖表現為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變。心肌梗死的心電圖顯示,心電圖上的導聯位置與正常12導聯相同。心肌梗死的病人,有可能是后壁心肌梗死,應做V7、V8、V9導聯。